湖南省衡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统考分解.doc

湖南省衡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统考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衡阳县2015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政治 考生注意:1、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交卷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优美秀丽的山川河流,幽静神秘的原始森林,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B.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有了源远流长的文化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文化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完全不依附于物质 2、苏轼的《和董传留别》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蕴含的道理是 ①精神活动不能脱离物质活动 ②丰富的学识能够促进道德修养 ③优秀文化能够塑造积极人生 ④精神食粮比物质产品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0周年。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有关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从古至今,总体上讲,文化传播有助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第五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于2015年3月21日举行。论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清明文化传承创新”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与清明文化”为主题,交流探讨清明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于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丰富清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①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推动作用 ②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趋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8、“笔墨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9、2015年2月15日晚,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由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上演。音乐会上,传统的木卡姆艺术有了新的表演形式,如用西洋乐器进行演绎等。音乐会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串起,绘就了一幅新丝路长卷。古老的旋律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每一首曲目都似一首诗、一幅画,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这表明 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应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千年古郡 九朝神韵——正定历史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