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式肉制品天然香料应用技术比较分析.doc
中西式肉制品天然香料应用技术比较分析(上)
郭锡铎?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2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式肉制品天然香料应用技术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肉类加工香料应用的一些规律,并找出东西方肉类消费观念、加工技术和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消费观念差异,即东方“把肉当菜吃”,西方“把肉当饭吃”。这不仅是一个表象,而且更深层次的反映出西方肉类消费的理性化、科学化,以及东方肉类消费的盲目性。观念的落后,导致于技术、经济和民族的落后。
关键词?? 天然香料? 肉制品? 消费观念? 比较
?
?
我国批准使用的天然食品香料有140多种,其中应用于肉制品中有几十种。笔者曾经对赵洪顺编著的《卤制美味30种》、吴杰等编著的《酱制美味30种》、阮汝玮编著的《卤制莱肴与糟制冷菜》、陶业荣编著《德奥菜》、王汉明编著《法国菜》等肉制品加工读物所介绍的中西式肉制品,对其中90多个中式(酱、卤、糟制),以及88个西式经典产品所涉及的天然香料使用,认真地进行了样本统计分析, 并做了中式与西式肉制品所常用的香料比较,从中发现东、西方肉制品所使用的天然香料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反映出由于肉类消费的追求、目的不同,从而导致技术与经济上的差异,东方对肉类加工工艺、肉类营养科学技术所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与西方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
1.中西式肉制品所使用的天然香料(Spices)
1.1中西式肉制品都使用的天然香料
主要有20种:大蒜、香葱、生姜、月桂叶、芫荽、芥末、胡椒、豆蔻、肉桂、辣椒干、小茴香、姜黄、孜然、罗勒、丁香、荜澄茄、荜菝、辣根、紫苏、胡芦巴等。详见表1。
表1
香料名称
? 来 源 与 用 量
作???? 用
有 效 成 分
?
大蒜Garlic
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Allium sativum L.植物大蒜的鳞茎。常用量1―3.5%,西式使用频率为8.0-28.0%(法国较高)
行气,暖胃,消积,杀菌;调味,矫味
主要成分为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甲基硫醚等
?
香葱
Fistular onion
?
?
?
?
?
?
?
?
生姜
Fresh ginger
?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L.;中式常用量1.5-5.0%;西式常用量为0.2-1.0%,使用频率为28.2%(法国);别名:香草、四季葱;原产亚洲中部
?
?
?
?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中式常用量为1.5-4.0%;原来西式用得不多,近年来有所使用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助消化、通便;调味,压腥祛膻;有普通香葱(Common chive)、中国香葱(Chinese chive),前者叶体偏圆,后者叶体偏扁。后者较前者气味浓,对肉制品加工具有显著提香增味的作用
发汗解表,祛,风寒,止呕;味清辣,矫味,解鱼蟹毒
?
辛温。含挥发油如大蒜辣素、二烯丙硫醚、巴豆醛、多种硫化物等
?
?
?
?
?
?
?
辛微温。含挥发油如姜醇、姜烯、水芹烯、茨烯、柠檬醛、芳樟醇等),还有树脂、天门冬素及辛辣成分姜辣素、六氢姜黄素等
?
芫荽子
Coriander
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成熟果实;别名:胡荽、香荽;中式常用量为0.1―0.35%;西式常用量为0.1%,使用频率为7.5-8.6%;原产欧州地中海,我国各地有栽培
发汗祛湿,消食下气,增香矫鱼腥味,抑菌;是咖喱粉的原料之一
辛酸、平、无毒。含挥发油1―1.4%、脂肪26%,主要为多种萜类、醇类化合物及樟脑等
?
姜黄Common turmeric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Curcuma longa L姜黄的干燥根茎;主产亚洲东南部;别名:郁金;主要用于咖喱粉
去瘀消肿、祛风;调味、染色;是咖喱粉的原料之一
主含挥发油,如姜黄酮、姜烯、水芹烯等成分
?
月桂叶(香叶)
Bay leaf
为樟科常绿乔木月桂Laurus nobilis L.的叶子;中式常用量为0.3―0.4%;西式常用量0.05-0.1%,使用频率较高为10-17.9%;原产地中海沿岸,现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抑菌防腐,解毒,矫味增香,是西餐常用芳香调味料之一
?
辛、温、无毒。含芳香油0.3―0.5%,如芳樟醇、丁香油酚、松油醇、蒎烯、水芹烯等
?
罗勒
Basil
为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的全草,又名:贝索、九层塔、香草、香佩兰、鸭头、雀头草等,气味温馨,具新鲜的丁香味,其中甜罗勒在中式肉制品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在火锅中不超过5克;西式常用量为0.2%左右,使用频率为1.5%左右
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消暑解毒;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