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学笔记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biodiversity)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的多样化。包括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生态系统多样性(ecological system diversity)和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
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维系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
三、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53个国家签定《生物多样性公约》。
四、我国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植物的分类
分类学的概念:把生物界中的各物种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整理的学科。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生化分类,数值分类,细胞分类等
1人为分类(artificial taxonomy)
未反映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不符合植物界的自然发生和发展。
根据植物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植物(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
动物(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
吴其睿的《植物名实图考》: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木等十二类。
1753年,瑞典的林奈(Karl von Linne)(Systema Naturae),
根据植物的生殖器官如雌雄蕊的数目和形态等作为分类标准,分为
纲(雄蕊的特征)、目(雌蕊的特征)、属(果实的特征)、种(叶子的特征)。
2 自然分类(natural taxonomy)
根据生物的自然性质,如形态学、解剖学、古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特征,反映出生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方法。
Bernard, Jussieu, Bentham, Hooker, Engler, Prant
现代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有:
恩格勒(Engler)分类系统(1897)
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1926)
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1942)
克朗奎斯特(Cronquist)系统(1958,1980)
中国:1950,胡先骕;2000,张宏达;2003,吴征镒
张宏达长期从事种子植物系统学研究,提出被子植物起源于三叠纪的联合古陆和华夏植物区系的研究思想,并发表种子植物新系统(张宏达2000,2003)。
吴征镒等。《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科学出版社,2003
3 生化分类
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对自然分类系统进行调整的分类方法。
4 数值分类
根据生物的各项特征,利用数学模型(如模糊聚类),进行分类的方法。
5 分支分类
简约法、靴襻法和自减法等,都是“分支分类”中获得结果和检验结果的数学办法。简约法是在一组数据所能够运算出来的无数“分支图”中,寻找所谓“步长”最短的“分支树”方法。
二、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1 分类等级
自然分类等级:界(kingdom)、门(division, 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7级。
每级下又可加入一个亚级。
栽培种可在种下加形容词。
2 种的定义
种及以下单位是真实存在的。
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居群(种群population).
具有生殖隔离。
3 植物的阶层系统(P279表7-2)
中 文 名 拉 丁 文 英 文 界 Regnum Kingdom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Divisio Divisio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Classis Class 单子叶植物纲(Momocotyledoneae) 目 Ordo Order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Familia Family 禾本科(Gramineae) 属 Genus Genus 稻属(Oryza) 种 Species Species 稻(Oryza sativa L.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m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禾本科(Gramineae) 属 稻属(Oryza) 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