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段中级工实作考试题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务段中级工实作考试题讲解

中级功复习题 (一)选择题 1、(D—600m)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2、(C—警冲标)不属于线路标志。 3、路基侧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B—0.4m)。 4、当350m曲线半径≥300m时,其轨距加宽值为(B—5mm)。 5、铁路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的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A—1‰)。 6、直线线路上轨向以10m眩在轨头内侧顶面下(C—16mm)处量取最大度。 7、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 8、(C—钢轨的长度)不属于钢轨的主要参数。 9、在6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轨端距第一孔中心距为(B—76mm)。 10、在5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一孔至第二孔中心距为(C—150mm)。 11、在75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二孔至第三孔中心距为(D—130mm)。 12、60kg/m钢轨轨头宽度为(C—73mm)。 13、50kg/m钢轨轨底宽度为(B—132mm)。 14、75kg/m钢轨高度为(A—192mm). 15、无缝线路长轨条截锯为再用轨时可先用乙炔切割,更换下来以后再锯头,但切口与锯口的距离不得小于(B—100mm). 16、(C—每根钢轨截去伤损部分后,长度超过10m的钢轨),不属于经审批后予以报废的钢轨。 17、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I11r11,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D—15mm). 18、某地区Tmax=60℃,Tmin=―10℃,在轨温为15℃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则预留轨缝ao为(A—12mm). 19、轨缝应设置均匀,25m钢轨地段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不得大于(A—±80mm). 20、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B—6mm). 21、下列关于轨缝调整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线路爬行量超过50mm). 22、调整轨缝作业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D—150mm). 23、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A—2600mm×260mm×160mm的木枕)过渡。 24、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允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当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配置为1667根时,其轨枕间距为(A—600mm)。 25、作用于钢轨上的(B—纵向水平)力称为爬行力。 26、(D—在线路上进行涂油)不属于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 27、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D—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28、我国铁路规定道床厚度为(C—30~50cm). 29、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便于养护维修)。 30、《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A—I、I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3﹪和II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4%时),需用竖,曲线连接。 31、测速点相距200m,实测时间为5s,则列车速度为(B—144km/h). 32、在某一铁路线上,曲线半径为600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66km/h,则该曲线应设超高是(C—85mm). 33、某曲线半径为400m,超高为125mm,允许最大未被平衡超高采用75mm,则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为(A—82.3km/h). 34、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450m,缓和曲线长度为50m,则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D—0)。 35、曲线半径为800m,列车平均速度为70km/h,则外轨应设置障碍(C—70mm)的超高。 36、半径为300m的曲线,正线缓和曲线的正知与计划正知差超过(B—6mm)为超限。 37、半径为45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知连续差超过(C—10mm)为超限。 38、半径为50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知最大最小值差超过(C—12mm)为超限。 39、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在困难条件下可按(B—2‰)递减。 40、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B—25m). 41、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A—20m). 42、曲线半径为65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知连续差允许偏差为(B—8mm). 43、曲线半径为700m的正线,缓和曲线的正知与计算正知差允许偏差为(B—4mm). 44、曲线半径为800m的正线,圆曲线正知最大最小值差允许偏差为(D—12mm). 45、某曲线现场实测正之和为2000mm,如用绳正法整正此曲线,则计划正知之和必须为(C—2000mm). 46、某曲线其直缓点的正知为5mm,缓圆点的正知为95mm,则圆曲线中点的正知为(D—100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