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碳酸盐溶洞发育的控制因子供参习
广东碳酸盐溶洞发育的控制因子
苏瑞侠1 ,2 , 孙东怀1 , 冯翠容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10301 ; 2. 广州大学 地理系 , 广东 广州 510405)
(1.
摘
要 : 广东省碳酸盐溶洞主要分布在粤北的韶关 、清远两市 。基岩岩性 、地貌位置 、水文条件 、地质构造和气
候条件是该地区溶洞发育的主要控制因子 。广泛分布于华南岩溶山区 、多级台地 、山间盆地的晚古生代厚层碳酸
盐岩是溶洞发育的物质基础 ; 充沛的降水和活动频繁的地下水是溶洞发育的动力因子 ; 褶皱核部 、近翼部以及深 大断裂的两侧是溶洞发育的有利构造部位 。
关键词 : 广东省 ; 碳酸盐溶洞 ; 岩溶
中图分类号 : P9421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221 (2002) 01 - 0080 - 05
碳酸盐溶洞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 。它不仅是这
一地区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 源之一 , 溶洞中的碳酸盐沉积物也是地质时期古气 候和古地理环境变迁的良好记录者 。广东省作为华 南地区的一部分 , 地貌 、水文 、地质条件和特殊的 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 , 形成了现今千姿百态的岩溶 地貌景观和碳酸盐溶洞的广泛分布 。研究该省碳酸 盐溶洞的分布规律及其发育的控制因子 , 不仅对广 东省的旅游开发具有经济意义 , 而更重要的是具有 科学研究价值 。
为主 。断裂延伸远 , 地貌上形成地垒状隆起和地堑
状陷落 , 控制着北东向山脉和盆谷的分布 。地层发 育不全 , 可溶岩分布局限 。
113 粤西山地与沿海台地区
本区包括怀集 、封开 、云浮 、罗定 、廉江一带 ,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 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 , 还有盆 地 、台地等 , 气候特征与粤东地区相似 。北东东向 断裂最为突出 , 具有长期发展和多期活动的特点 ,
褶皱构造主要为基底式和盖层式 , 地层发育较全 ,
岩性以灰岩为主 。
114 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为河海混合堆积平原 , 地势较平坦 , 有低
1
广东各地形区自然地理 、地质特征
根据地形特征将广东省划分为 4 个地形区 : 粤
山丘陵分布 , 并由北向南降低 , 包括从化 、广州 、
北山地区 、粤东北平行山地和粤东南沿海丘陵区 、
粤西山地与沿海台地区 、珠江三角洲区1 。
111 粤北山地区
粤北区包括韶关 、连县 、连平 、阳山 、英德一 带 , 以中 、低山和丘陵为主 , 山脉与岩溶盆地呈弧
形相间分布 , 气候属于亚热带多雨潮湿气候 。南岭
纬向构造 、粤北山字型构造 、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形 成构造基本骨架 。地层发育较全 , 中泥盆世到早三
叠世为碳酸盐岩类建造期 。
112 粤东北平行山地和粤东南沿海丘陵区
粤东北和粤东南区包括和平 、兴宁 、梅县 、惠 阳 、汕头一带 ,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 兼有河谷盆地
及冲积平原 , 气候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色 。
褶皱以东北 —西南向基底式和大陆边缘活动带类型
台山 、江门 、深圳等市区 。基底构造复杂 , 新构造
运动极为显著 , 以断块上升为主 , 现代地震较频繁 。
发育地层有下泥盆统 , 石炭统 , 二叠统等 , 岩性以
灰岩为主 。
2 广东省碳酸盐岩及其溶洞分布
211 碳酸盐岩分布
广东省碳酸盐岩分布面积 219 ×104 km2 , 占全省 面积 7 %。碳酸盐岩较集中分布在粤北 , 其次为云
浮 、阳春和肇庆 , 其它地区均为零星分布 (图 1) 。
除志留系 、中三叠统 、下 - 中侏罗统地层外 , 自震
旦系至第三系的地层中均或多或少地夹有岩溶地层 , 第四系有钙华沉积 , 中 - 上泥盆统和石炭系地层中 岩溶地层分布最广 , 石炭系比泥盆系可溶性好 。
收稿日期 : 2001 - 04 - 28 ; 修订日期 : 2001 - 08 - 08
基金项目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 (5210607) 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 ( KZCX2 - 108) 资助 。
作者简介 : 苏瑞侠 (1962 - ) , 女 , 陕西岐山县人 , 博士 , 岩石矿物学专业 。
图 1 碳酸盐岩 、溶洞和水系分布关系图
Fig11 Th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of carbonates , karst caves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