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上市前的营经状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牛上市前的营经状况

03-06年,蒙牛各方面的经营状况,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问题以及在行业的地位和竞争力等情况 蒙牛的简介: ?? 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短短7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 7年多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农牧民。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年收奶量15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并出口港澳、东南亚、蒙古、美国塞班等国家和地区,是过乳业牛奶出口最大的企业。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中国经济连续20年飞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企业开始面对世界的竞争压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国企业的政策。对于乳制品的企业也不例外,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鼓励。?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完美,由于法制的作用市场也开始越来越规范,这对于蒙牛这样正规的大企业来说无疑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1)新进入者的威胁:无或很弱。 (2)蒙牛的广告牌:“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3)蒙牛当初的困难在于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以及如何应对时刻可能发生的报复行为。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5)替代品的威胁:基本上无(机会)。 (6)竞争对手之间竞争激烈程度:可预见的白热化(有风险)。 (7)竞争对手分析:伊利(国企) 伊利:“伊利”牌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行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七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蒙牛与伊利同城而居。在狮子鼻尖下游走,在巨人脚底下起舞,一个例子就可说明两个企业的差距:2000年初,伊利每天收奶400吨,蒙牛每天所收的奶只有4吨。 内部环境分析: 1、资源: 有形资源: (2)资金 无形资源: (1)人才 (2)能力:虚拟经营,善于营销 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逆向经营: “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逆向经营模式,用别人的钱和资源干自己的事。 蒙牛制订未来“五年计划”,牛根生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 竞争优势 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蒙牛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3、差异化优势:高层次的细分市场是目前奶品行业的相对真空,为了丰富蒙牛乳业的产业品种,获得更多的利润,蒙牛着手研制新的奶制品,以获得高层次、高收入这人群的认可和喜爱。特伦苏上市就是个例子。主要目标市场是月收人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蒙牛将各市场迸行了详尽的细分,并针对每一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以吸引顾客。让不同顾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满足其需要。 4、广告优势: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人才晋升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有“人”才会有“财”,蒙牛拥有的是人才优势(相对创业期而言),缺少的也是人才优势(相对今天高速发展而言),一方面,蒙牛人事管理太“人情化”,导致“裙带关系”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创业初期,凭借牛根生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其曾在伊利提拔而起的“兄弟”与“精英”,加盟到蒙牛艰苦创业的队伍中,这种“人情化”在创业初期,令人赞叹又值得学习,他们中有一部分如今已成为公司中流砥柱,但也有大部分人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已无法适应蒙牛的今天。另一方面,蒙牛太重品牌与产品,不太重视个人的价值,无法突破创新人才引进的思维桎梏,导致多数人依领导个人的意念行事,存在“多干的不如少干的,能干的不如会干的”这种现象。而今,蒙牛已拥有了品牌、资本、网络三大优势,如何建立人才优势,是其应考虑的守要问题。 经验论的局限性。蒙牛绝大多数人是从“伊利”中过来的,自然会把“伊利”的经验在蒙牛复制,其中绝大多数人沉醉于过去创造业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