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刍议诗歌教学中的“四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诗歌教学中的“四读”.doc

刍议诗歌教学中的“四读”   【关键词】诗歌教学 心读 口读 揣读 创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90-02   千百年来,古诗词以极精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给青少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其语言含蓄凝练、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陶冶,更能启迪人的思维,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教学古诗词时应转变观念,“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传统诗歌教学不外乎集体读一遍,然后教师逐句讲解,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不但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收效不大,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打破清规戒律,重新审视和设计古诗词教学。笔者认为,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使鉴赏者尽快进入诗的意境,除了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创设情境和气氛,增强鉴赏的效果外,最直接、最实用、最灵活的方法就是“读”,“读”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对鉴赏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还能以读生情、以读引思、以读感悟、因读创新。在多年诗歌鉴赏教学中,笔者试着挖掘“读”的妙处,整合“四读”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心读   心读就是让学生在心里默读诗歌,同时通过题目以及课文中的提示、注释,字典,读准诗歌,理解诗的字面意义及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初步从浅层面整体上感知诗的内容。心读是诗歌鉴赏活动的开始,更是进行高质量诵读的基础。教学伊始,学生先充分进行心读,靠着一遍又一遍的心读和教师的引导,很快就能读通、读准课文,初步感知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白居易的《草》、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等带有插图的诗歌,学生通过心读之后,教师引导他们看插图或者与同桌互动交流,让其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口读   口读则是心读之后、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读,直至背诵,让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诗歌是对音乐性要求最高的一种语言艺术。明代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诗“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而且要求鉴赏者在吟读时,要像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舒展,要像撞动金钟后和敲击玉磐一样清朗响亮、富有节奏感。历代传诵的诗歌名篇,不但讲求押韵、对仗工整,而且平仄声交错组合,很具有音乐的波动感和旋律感。   古诗词讲究韵律,尤其是格律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律,这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这一方面,上海特级青年教师戴建荣的“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多示范和启示。笔者以为,有效的吟诵既可以提高学生读的素养,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步入诗(词)人的内心深处。学生进行口读时,教师先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其查字典给生字词注上拼音,给诗(词)句用“?颉被?分节奏,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标注平(用“―”符号)仄(用“?颉狈?号)规律。划分好节奏后,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独到见解,然后或集体、或个人或分角色大声读,读时并要求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视之于眼、诵之于口、听之于耳、感之于心,直至能背诵。那么,学生此时便与诗中的景、诗中之物、诗中之情融为一体。此时,学生就能读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中对儿女们情感的寄托;感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那旷达豪迈、悲愤之极的心情。熟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如能将这些名篇佳作背诵下来,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平时也能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三、揣读   揣读是口读后的静心思量,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默读,而是让学生在鉴赏进入情境后的一番理性思考,是诗歌鉴赏教学中较为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让学生在读背的基础上,或从文中捕捉诗词中字词运用的“妙”处,如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学生通过对诗句中的“绿”“闹”的揣读,领会诗人带有无限意蕴拟人手法的妙用;通过对“大漠”和“长河”、“直”和“圆”的揣读,感受王维笔下的壮美之景,以及融孤寂于广阔自然景象中的雄浑意境,或让学生寻找诗中的佳句,提炼“诗眼”,捕捉诗歌的感悟点,揣摩诗的言外之意。如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那种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情;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胸襟以给人的精神启迪;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人生态度等,都能通过揣读得到一一领悟,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