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要点
穿刺点周围湿疹 原因 消毒液、敷贴过敏 自身皮肤原因:过敏体质 汗液刺激皮肤 消毒液未干 预防 找出原因 充分待干 减少汗液的刺激 碘伏过敏者可选用2%洗必泰 处理 加强换药,消毒后于肤轻松软膏外涂,涂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纱布外于弹力绷带包裹固定。换药qd。 湿疹消退后可选用透明敷贴 拔管困难 相关因素 静脉痉挛 导管体内打折 纤维蛋白包裹 处理 遇阻力勿强行拔管,血管痉挛导致的,可先稍等,热敷后再尝试拔管 调整手臂位置 拔管有尖锐疼痛时,需X线探知导管位置,体内打折者应介入治疗 纤维蛋白包裹者需行MST扩张器剥离法,拔除后观察24h(是否有静脉血栓、感染等) 局部静脉内压增高 静脉痉挛 血管硬化:如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硬化等;长期输注高渗、过酸或过碱或刺激性强的溶液,引起静脉炎或静脉血栓造成渗漏 输液速度过快 渗出和外渗的症状和体征 输液部位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痛,且逐渐加剧 沿着注射部位或针头周围出现肿胀,皮肤紧绷、发亮。 静脉推注是感觉有阻力或滴注过程中流速突然变慢,甚至自穿刺点渗液 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浸润部位周围皮肤的皮温较低 外渗的严重并发症 发泡性药物外渗后,可出现疱疹及大水泡,随后出现溃疡,溃疡下方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神经损伤:如造成尺,饶、正中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手部间隔综合症,前臂筋膜室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等 预防 正确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注途径 长期静脉给药,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 加强固定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提高穿刺技术 严密观察,及早判断 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 尽可能地回抽药液:减少在组织内的药液 拔管 局部湿敷:以减轻疼痛 进行环形封闭:生理盐水5ml+氟米松2.5mg或2%利多卡因10ml,皮下注射,范围大于渗漏区域 使用拮抗剂 水泡的处理:1、多发性小水泡应保持水泡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待自然吸收; 2、对直径>20cm,应在严格消毒后用5号细针头在水泡的边缘穿刺抽液使皮肤贴服,避免去表皮 坏死的处理:清创消毒,必要时请外科会诊 渗出的分级 分级 临床表现 0 没有症状 1 皮肤发白,发凉,水肿最大直径<2.5cm,伴或不伴有疼痛 2 1+水肿最大直径在2.5-15cm之间 3 皮肤发白,发凉,半透明状,水肿最小处直径>15cm,轻至中度疼痛,可有麻木感。 4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最小直径>15cm,可凹陷性水肿,循环障碍,中至重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泡剂或腐灼性的液体外渗 三、感染 定义 感染: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导管感染包括:穿刺部位、隧道、输液港注射座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穿刺部位感染:穿刺点处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范围在2cm以内 隧道感染:发生在隧道式导管出口位置或输液港开口位置,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 CRBSI的诊断标准是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 感染的途径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问题 穿刺点皮肤消毒不严 导管在穿刺前已被污染 药液被污染 连接处被污染 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包括连接、给药、输液、冲管、更换辅料等操作时。 在导管置入前应做好穿刺部位皮肤的准备 在进行穿刺前、置管后、穿刺部位和导管维护时,应进行充分皮肤消毒 穿刺部位盖以无菌敷料,注明置管日期。根据各种留置导管和所有不同敷料的规定更换时间,定期更换敷料 每日检查评估静脉留置装置,尽早拔出导管。 避免微生物污染 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感染的征象 处理 观察、评估、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 如有导管相关感染的征象应通知医生。遵医嘱采集导管内和外周静脉血标本做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感染 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要遵医嘱拔除导管、重新置管 如怀疑输注液体发生污染,遵医嘱送培养 遵医嘱给予局部药物外敷、湿热敷或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导管堵塞 定义 导管堵塞是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或受限。最基本的2种类型是:血栓性导管堵塞和非血栓性导管堵塞。 血栓性导管堵塞:导管内部或周围形成的血栓所致。 非血栓性导管堵塞:由机械性堵塞所致,如导管位置不当、导管移位、药物或矿物质沉淀、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等。 症状 给药时感觉有阻力 输注困难 无法冲管 无法抽到回血 预防 输注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 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 输注刺激性药物、粘附性强的药物、血制品前后及从导管抽血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 正确的冲管、封管 SASH步骤: 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稀肝素 堵塞导管的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