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塘江河口概况
钱塘江河口概况
1 水系概况
1.1 概况
钱塘江,古称浙江。三国时,始见“钱唐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唐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的统称。各段又有各自的名称。梅城以上北面一支为新安江;南面一支称兰江,两江汇合后称为富春江;闻家堰以下通称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干流从西到东,贯穿皖南、浙北,在杭州湾的湾口——上海芦潮港与我省镇海外游山的连线——汇入东海,流域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五省市。流域面积55558,86.5%在我省境内,占我省总面积47.2%。
发源地:历史习惯是唯长为源,但是,也有径流量大者为源之说。新安江比兰江长,但是流域面积远小于兰江。因此,现在采用“两源说”:
北源:新安江;南源:兰江。两源在建德市梅城汇合。
从北源的源头起计量,一直到杭州湾的湾口,钱塘江河长668.1
河长
() 流域面积
() 源头 新安江 358.9 11 674.3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西南安徽、江西交界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的东坡 兰江 302.5 19 467.5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南部的青灵棣尖的北坡 新安江/兰江 1.09 0.60 梅城下游 309.2 24 416.2 钱塘江 668.1 55 558
钱塘江水系图
1.2 干流分区
按照河床特性划分,钱塘江分成山地区河床、河口平原区河床两类。换言之,钱塘江没有平原冲积性河道。
钱塘江干流两类河床
河床类型 地貌特点 山地区河床
峡谷与宽谷相间。
峡谷山高坡陡谷深,纵比降大,河床多由基岩、砂砾石构成,多急流浅滩,断面呈V字形。
宽谷多形成山间盆地,纵比降小,深潭与浅滩相间,河床多由砂、细砾与砾石混合构成,高漫滩和边滩发育,常有串沟、牛轭湖出现。 河口平原区河床 受潮汐影响。在流域径流、潮流作用下,泥沙上下往复搬运。河床由细粉沙组成。河道冲淤多变,主槽摆动频繁剧烈,属游荡型河口。
2 钱塘江河口
2.1 河口分区
东海潮汐的影响一直波及到富春江电站,大潮期,电站下游不远的溜江滩水位还有变动,潮汐学中称为“潮区界”,一般,将富春江电站以下称为钱塘江河口区,长281。
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河口湾3个区段,河口区之外为口外海滨。
钱塘江河口分区
分区 分界 区段名 河段长
() 特点
河口区 富春江电站
~闻家堰 近口段 89 河槽受径流控制,宽窄相间,多江心洲河型; 闻家堰
~澉浦 河口段 104 河道受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自然条件下,河宽水浅,冲淤频繁剧烈,主槽游荡严重 澉浦
~芦潮港与外游山一线 河口湾 87 杭州湾是典型的漏斗状河口湾。湾口水面辽阔,宽100,湾顶澉浦处河宽仅20。 口外海滨 东海 口外海滨 南部是舟山群岛。
涌潮。大潮期,涌潮在尖山下游形成,溯源推进中,逐渐壮大、衰减、湮灭,一直推进到闻家堰以上,全程90余,涌潮的各个发展阶段均处河口段内。
2.2 概况
东海潮波传入海湾后,潮差迅速增大,潮流速不断增加,澉浦实测最大潮差达9,是我国潮差最大的海域之一。每潮经过澉浦进入河口段的潮量在35~50间,平均涨潮流量195,000。
流域的径流经富春江电站下泄,进入河口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0,多年平均流量952。流域径流仅为涨潮流量的1/200。
通常,将反映水流输运泥沙的能力的流量称为“造床流量”,以富春江电站下游为代表的钱塘江上游的造床流量为1980。上游河流造床流量与下游涨潮平均流量的比值成为径流潮流比,这个参量反映了河口河床的特性。钱塘江河口径流潮流比为0.01左右,因此造成澉浦以上河道系统的淤积。
钱塘江上游少沙,年输沙量仅6~8。河口泥沙主要是通过杭州湾进入的海域来沙。每潮进出澉浦的泥沙在10上下,已大于上游一年的来沙量。
钱塘江河口三个特点
——下游河口湾,杭州湾平面呈漏斗状
——潮汐强径流弱
——泥沙来自海域
潮波在杭州湾溯源传播的过程中,涨潮流速不断增强,湾顶附近河床经受冲刷,泥沙被潮流输运到上游河段。上游流量较小,泥沙无法被落潮流尽数冲刷,因此,总体看来,河口段下冲上淤。这局面形成了钱塘江两种特殊的地貌。
从近代过程看,钱塘江沙坎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但是,一天两次潮涨潮落,泥沙不断上下来回搬运。潮强流弱时,沙坎淤积,潮弱流时冲刷。随着潮汐、径流强弱变化,河口段成为演变剧烈频繁的地段,上游近口段、下游河口湾的河床相对比较稳定。
钱塘江河口两种地貌单元
地貌单元 成因 范围 形态 涨潮冲刷槽
涨潮流冲刷形成 从杭州湾傍北海域,进入尖山河段,强时可延伸到盐官以上 冲刷槽闭合线的尖端指向上游。因潮流强劲,钱塘江河口的涨潮冲刷槽规模巨大,槽形宽阔,宽深比最大可达60,平面上迅速收缩 钱塘江沙坎 河口段以内的大规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