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比较要点
(2010年北京高考卷)(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地理的内容框架 例: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建模 复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模式 一、区域定位 1、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定位 地理图像中直观的经、纬度信息 文字资料中的经纬度信息 通过计算,得出的经纬度信息 前提:了解或熟悉重要经纬线所经过的地理单元 通过计算确定经纬度法 利用时间求经度:地方时、区时、时区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纬度 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 2、通过地形、河流、湖泊定位 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地势走向 河流流向、水系特征、河流的组合 山脉与河流的组合 湖泊轮廓、与河流的组合等 前提:熟悉世界主要山脉、地形单元、河流、湖泊的相对位置及特征 世界部分地区沿经、纬线地形剖面 3、通过半岛、岛屿、海岸线、政区轮廓及相对位置定位 世界主要半岛轮廓、政区轮廓 世界主要岛屿形状、群岛组合 陆地海岸线走向 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前提:熟悉世界主要半岛、岛屿的 位置及轮廓,了解不同地区海岸线 走向及特征 4、通过图例、注记定位 常见图例:政区界线—政区轮廓; 河流(时令河、运河)、 湖泊(咸水湖);沙漠(沙丘); 风景点;主要矿产符号等能辅助定位 注记:文字注记—带有标致性空间属性的 地名;河流湖泊名;山名等 数字注记—等高线;等深线;海拔 前提:熟悉主要图例所包含的空间信息; 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大致参数 (2008·四川文科综合题图) 5、其它定位方法 通过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 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的区域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 前提: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及丰富的知识面 在多数情况下采用综合定位法 (2010年高考浙江卷)36.(30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0年高考上海卷) 二、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特征分析、比较的思路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思路(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2)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海的哪边、陆的哪边) ——山河位置(山的哪边,河的哪边) ——国家或区域轮廓、位置 ——交通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分布、海拔 地势特征——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 特殊地貌和极值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分布、海拔 地势特征——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及主要地貌、分布 ——外力作用及主要地貌、分布 地质灾害——成因、分布、危害 地貌及分布 (一般情况) 干旱区——风化及风力地貌为主。 湿润区——流水地貌为主 (包括喀斯特) 高寒区——冰川地貌为主 外力地貌——风化;侵蚀;堆积地貌 板块边界——海沟、岛弧;褶皱山;断裂带——构造地貌为主—内力 一个地区往往有多种成因地貌类型分布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气候 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 气候要素的分布——大、小区域要素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 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决定热量带); ②地形(阴、阳坡;迎风、背风;盆地;谷地); ③地势(海拔、山脉走向); ④海陆分布; ⑤洋流; ⑥下垫面(水面、森林还是沙漠等) ⑦天气; ⑧季节变化 ⑨人为因素(全球变暖、城市热岛)等。 气温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 温差大小的影响因素:纬度、下垫面、天气 等温线走向:沿海——与海岸线平行——海洋、洋流;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地形(山脉与河谷);内地闭合——山地或盆地;南北更替——纬度。 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冬夏季风); ②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③迎风坡与背风坡(要看水汽来源方向); ④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多雨;高压少雨); ⑤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降水类型: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地形雨——水汽、动力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A、水系特征: 支流(多、少); 流域面积;河网密度; 流程(长短); 河道特征 水系形状(放射状、向心状、树枝状(羽状)、扇形)等。 B、水文特征: ①流量(大、小);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时令河); ③汛期(季节) ④含沙量(大、小); ⑤冰期(有、无、长短、凌汛) ⑥流速(水能资源) 水能开发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水能(流量、落差);地质、地形等 社会条件——当地经济、技术条件;能源需求;生态保护;移民搬迁;文物保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