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官汇报演讲稿
法官汇报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是息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做法官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我出生在军人家庭,1978年应征入伍,当了4年武警,转业后分配在县财政局工作,1984年考入法院,在基层法庭连续工作29年至今,先后担任三个法庭的庭长。在农村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在解决人民群众纠纷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铁肩担道义执法为人民》。
一位哲人说过,“法官官虽小,百姓头上天,莫嫌俸禄少,官清民自安”,我在基层人民法庭从事审判工作29年,为了使法官这个庄重的称号更加庄重,神圣的职责更加神圣,我无时无刻不牵挂群众的冷暖,用心血和忠诚铸就不朽的信念,固守那份淡泊和宁静,保持那份廉洁和执着,拒绝那份诱惑和不安。以法为是,以公为上,以民为天,用智慧和良心,评断世间的纷争,唤醒人们的良知,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无愧里成就平凡的事业,在辛劳中走出美丽的人生。
法庭地处农村,服务农民,整天和农民打交道。我清楚地知道,农民打官司难,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闹上法庭的。作为一名法官,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有义务擎起法律的利剑,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决不能让人民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更不能让他们在法庭受到任何不公正待遇,使他们失去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院的信任。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一辈官司十辈冤”,这是对百姓心态的真实写照。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不去做耐心、细致的调解、说服工作,那纠纷是有头无尾,用我们话说“案结事未了”。我在路口法庭工作期间,湾柳树村一村民醉酒后,跑到村委会闹事,并当众辱骂村干部,还砸坏了一些公用设施,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事情发生后村干部告到法庭,我立即前往该村走访群众,查明事情的原委,在证据面前,该村民碍于情面,不肯认错,按说我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拘留、罚款了事,既照顾了村干部的面子,又树立了法庭威信,但是这样他心中的怨气未解,矛盾加剧,对今后村干部开展工作将更加不利。这件事我不是简单的处之,而是待该村民酒醒后,将其父母、妻子儿女找到一起,带着当事人看现场,讲明违法的严重后果。在我的教育、他的亲人的劝说下,当事人很后悔,当场认错写了保证书,第二天他自愿扛着被子进了拘留所。根据他认错的态度,只拘留了他一天,使他既认识到自己错误,又受到了教育,这件事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平息了纠纷,又促进了干群关系的稳定,这是我在路口法庭工作十三年里唯一一次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我就是通过执法、司法、民调相结合这种便民解决纠纷的方法,处理大量的案外非诉民事纠纷,促进了家庭的和睦、社会稳定,受到领导认可,群众的拥护。
我在东岳法庭工作时,有一名妇女抱着一个6、7岁的先天性脑瘫孩子,经常在县委、政府门前找领导,要求东岳卫生院赔偿30万元医疗、护理费用,领导接待她时,她稍听些不顺耳的话,把小孩放下就走,谁拿她都没有办法。乡干部经常轮流帮她喂小孩,还得给她说好话,让她把小孩接回。医疗事故的鉴定赔付,当时并未健全,何况小孩已出生6、7年,早已超过了诉讼时效及鉴定的最佳时机。2005年春节前,天寒地冻、雪花飘舞,此时的双方又采取一些极不负责任的方法,患儿家人把小孩扔在医院不管,医院又把小孩抱去放在其家门口,几经折弄患儿连病带冻死去。此时正赶“两会”要召开,患儿家人停尸医院大门哭丧闹事,并扬言要拉尸上访。正月初五我得知此事迅速介入,面对双方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明确告知他们的行为都已触犯法律,言明后果,阐清利害,分头做双方的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补偿3万元的协议,死亡患儿顺利安葬,医院得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等我回到家里已是正月十五的深夜。
2006年7月的一天,镇领导通知我赶回法庭,罗楼村发生一起致60多岁老人电击身亡案件。此案非常蹊跷,当时天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受害人外出走在路边,为防路滑,手扶网通公司路边线杆的斜拉地锚线,当场被电击致死。大家都知道,电话线是没有强电流的,何况是固定线杆的地锚线,因前期的工作是地方党委主持调解的,双方已达成初步协议,受害人已入棺,在签订赔偿协议时,电业公司否认自己的责任,网通公司也不签字,受害人无法安葬,亲属闹的更厉害。我到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发现距出事地点400米远的路边,有一农户民用照明电线与网通公司的电缆线交叉穿过,为行车方便,被人用铁挂钩挂到一起,经过常年的风吹日晒,铁钩磨开了皮线,又在路边的林带里,极不易被人发现,雨后产生漏电,通过电话线的电缆将在400米开外的受害人电死。怎么办,如何认定?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我果断决定开棺验尸。开棺验尸在农村的困难大家可想而知,受害者的家人及亲友如何能够接受,又是严热的夏季,人已死去五、六天,尸体已变味。死者的家人及亲友家人听说我要开棺验尸,都蜂拥而至,围推着我,更有甚者,指着我的鼻子骂,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