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4423000374.html \t _new 针状焦是制造高级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4355100374.html \t _new 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 其按原料不同分为油系和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5090100192.html \t _new 煤系两种。以 HYPERLINK /phrase-2006022115393200184.html \t _new 石油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6211200106.html \t _new 重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以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6051100091.html \t _new 煤焦油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6023200230.html \t _new 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两种针状焦生产工艺不完全相同,但用途基本相同。 美国在50年代后期首先掌握了石油系针状焦的生产技术。由于石油加工趋向催化裂化等轻质化深加工方向发展,致使油系针状焦原料减少。加之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更使人们感到原料供应的不稳定。于是,70年代以来,日本、德国等国家均致力于开发煤系针状焦技术。1979年,日本煤系针状焦实现 HYPERLINK /phrase-2006081511005000447.html \t _new 工业化生产,使油系和煤系针状焦市场共存。国内针状焦技术开发工作启步较晚。近年,随着国内 HYPERLINK /phrase-2006030711003700310.html \t _new 电炉 HYPERLINK /phrase-2006040715243900447.html \t _new 炼钢工业的发展和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4355100374.html \t _new 电极生产技术的进步,针状焦需求量逐年增加,针状焦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大进展。90年代中期煤系针状焦和石油系针状焦工业化装置先后建成并投入生产。沿海 HYPERLINK /phrase-2006030916002600416.html \t _new 化工煤系针状焦采用鞍山焦化 HYPERLINK /phrase-2006011014234100359.html \t _new 耐火材料设计 HYPERLINK /phrase-2006031708563500416.html \t _new 研究院专利技术。装置始建于1992年4月,1994年6月完成装置建设转入试车及以原专利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历经生产试车、装置改造、技术改进等过程,1998年煤系针状焦工业化突破了工艺顺行关,实现了连续生产,产品用于制造高级 HYPERLINK /phrase-2006062014550300372.html \t _new 石墨电极 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 针状焦是制造高级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   其按原料不同分为油系和煤系两种。以石油重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两种针状焦生产工艺不完全相同,但用途基本相同。   美国在50年代后期首先掌握了石油系针状焦的生产技术。由于石油加工趋向催化裂化等轻质化深加工方向发展,致使油系针状焦原料减少。加之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更使人们感到原料供应的不稳定。于是,70年代以来,日本、德国等国家均致力于开发煤系针状焦技术。1979年,日本煤系针状焦实现工业化生产,使油系和煤系针状焦市场共存。国内针状焦技术开发工作启步较晚。近年,随着国内电炉炼钢工业的发展和电极生产技术的进步,针状焦需求量逐年增加,针状焦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大进展。90年代中期煤系针状焦和石油系针状焦工业化装置先后建成并投入生产。沿海化工煤系针状焦采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专利技术。装置始建于1992年4月,1994年6月完成装置建设转入试车及以原专利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历经生产试车、装置改造、技术改进等过程,1998年煤系针状焦工业化突破了工艺顺行关,实现了连续生产,产品用于制造高级石墨电极。下面对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做简要介绍。   1 工艺流程   沿海化工针状焦制造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延迟焦化、煅烧三个工序(工艺流程见图1 )。选定的料是鞍钢焦化厂的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      图1 煤系针状焦工艺流程示意图   1.1 原料预处理   煤沥青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沥青分子通过低聚和脱氢缩聚反应,进而形成平面状大分子的缩聚物。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也越强,这些平面状大分子经聚集、成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