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幕墙防雷的结构设计、分析及应用讲解
建筑幕墙防雷的结构设计、分析及应用
一、前 言
建筑幕墙的防雷问题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当中没有很具体、很明确地提出对幕墙防雷的规定,社会上对防雷问题的说法也不一,又由于我国幕墙的发展时间短,速度快,未作系统的研究,只是结合参照了幕墙行业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德国幕墙防雷装置的做法提出了三条要求:
1、在幕墙结构中应自上而下地安装防雷装置,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2、导线应在材料表面的保护膜除掉部位进行连接。
3、幕墙的防雷装置设计及安装应经建筑设计单位认可。
谈到建筑幕墙防雷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建筑物的防雷,因为幕墙是独立悬挂于建筑物之外的外围护结构系统,它的防雷装置与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防雷体系。因此,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1、雷电的基本理论
雷电的形成原理:雷电是天空云层中一种自然的放电现象,大气的流动冷热交换变化形成了雷云,在气流的作用下,雷云下部的水滴带负电荷,上部冰晶带正电荷,这样就形成一部分带正电荷,一部分带负电荷的雷云,由于异性电荷的不断积累,不同极性的云块之间电场强度不断增大,当某处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可能承受的击穿强度时,于是空气电离产生云间放电,为闪电落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电荷通过一定的通道相互中和,产生强烈的光和热。放电通道所发出的这种强光,人们称之为“闪”,而通道所发出的热,使附近的空气突然膨胀,发出霹雳的轰鸣,人们称之为“雷”。这就是雷电的形成过程。
2、雷电的危害
1)、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地面上的建筑物千姿百态,对雷电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特别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使地面的电场分布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其电场强度比一般建筑物大得多,而建筑物本身的电场强度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往往在建筑物的尖顶及边缘上的电场强度最大,而又由于建筑物本身构造及其附属构件积蓄的电荷,雷电就自然被吸引向这些地方,这就是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容易遭受雷击的缘故。如金属屋顶、金属天沟、金属水箱、金属栏杆等,都是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通常会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雷电流在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会把被击中的金属融化,使物体水份受热膨胀,产生强大的机械力,或者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产生暴炸,对人和建筑物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再有雷电的高温会引起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此,这就是建筑物需要设防雷装置的主要原因。
2)、雷电对人畜的危害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是容易造成人畜伤亡的两种雷害。
A、跨步电压
当雷电流经地面雷击点或接地体散入周围土壤时,在它的周围形成了电压降落,这时,如果有人站在接地体附近,由于两脚所处电位不同,跨接一定的电位差,因而有电流流过人体,造成人员伤亡。跨步电压对于赤脚的人特别危险,这是因为人的下肢与地面接触良好,流过人体的电流也比较大。
B、接触电压
当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由于引下线本身和接地装置都有电阻和电抗,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电压降,这种电压降有时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这时如果有人或牲畜接触引下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3、建筑物防雷的基本原则
从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的角度来看,最好对所有的建筑物都进行防雷,但是,事实上没有这种可能,也没有这种必要。这是因为如果某一地区,它根本不会发生雷击现象或极少发生雷击现象,那就没有必要考虑防雷问题。因此,建筑物是否应装设防雷装置,还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点和建筑物本身的重要性,来综合考虑是否安装防雷装置。
4、建筑物防雷设计的等级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将建筑物划分为三类。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一类防雷建筑物
A、凡制造、使用或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攻品等大量炸药物质的建筑物。
B、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C、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网格大小,依规范要求其尺寸应小于5mx5m或4mx6m。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A、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等。
B、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C、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
二类防雷建筑物的网格大小,依规范要求其尺寸应小于10mx10m或8mx12m。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三类防雷建筑物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B、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C、高度在15m以上的烟筒、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等。
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网格大小,依规范要求其尺寸应小于20mx20m或16mx24m。
5、建筑物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写给班主任的三十条建议.docx VIP
- 核反应堆设计软件:RELAP5二次开发_(17).RELAP5接口开发与数据交换.docx VIP
- 3.1网络改变世界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三维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pdf VIP
- 公基础知识(陕西省省情).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Viaton外研通单词机VT-D10使用指南.pdf
- 学校超市经营方案(完整).doc VIP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考点精讲版).pptx
- 成都盒马鲜生末端物流配送管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