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周旭东 陈元芳(指导老师)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 南京 211100) 摘要: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下游,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水网密集。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常州市水资源情况出现了水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针对常州特殊的区位,我们该如何剖析水污染形成原因?针对常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我们应如何去从大角度上掌握常州市水环境存在现状,并怎么去调整步伐,以有效地来解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呢?本文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资料引用,实地考察,与水文局领导座谈等方式,总结出了常州市水环境问题发生的各项原因,并对如何去治理常州市水环境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性建议。 关键字:常州;水环境;现状;对策 正文: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下游,毗邻上海、南京、苏州,拥有极为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常州市从8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工商业、服务业迅猛发展,旅游业也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然而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建设必然会牺牲一些环境利益【1】。常州市域水网密集,河流规模小,环境容量低【2】,因此应对河流自身应对水污染的能力较之于其它市县较差。因此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常州市水文环境呈现着恶化的趋势,水污染的治理是摆在水文工作单位,摆在市政府及其行政环保部门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常州市水文分布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水污染形成原因,水资源利用状况,必须对该城市的水文分布有所了解,要结合城市气候、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分区进行仔细分析。而水文分布是与水环境状况联系最为紧密的一方面。 常州市水文分布以“江河湖库”为主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海据监测,2009年常州市武进港、太滆运河、漕桥河等三条入湖河道主要水质指标改善明显,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年平均浓度分别5.8、1.82和0.222毫克/升,比上年分别下降4.9%、19.9%和6.8%,漕桥河已稳定达到五类,武进港、太滆运河除氨氮略超五类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稳定达到五类。二是11个太湖流域考核断面中9个达标,比上年增加3个,达标率上升27个百分点。三是主要湖泊水质均有改善。竺山湖总氮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0%,湖体平均藻类密度下降64%,未大规模爆发蓝藻。滆湖、长荡湖总氮平均浓度分别较上年下降6.3%和23.3%;溧阳市天目湖总氮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3.8%,符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四是市河水质明显提升。常丰河等6条新增整治市区河道实现了“不黑不臭,管理到位”的目标,已整治的翠竹新村内河等46条河道水质实现进一步提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总磷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8.0%、13.2%和11.3%,河道生物多样性得到逐步恢复,并开通了关河、北塘河、老藻港河“三河三园”水上旅游线路。 1 【作者】周旭东,(199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专业本科生,男,联系电话邮箱zhouxd1991@163.com,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108信箱,邮编:211100 【指导老师】陈元芳,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蔡不忒.常州水污染治理方案研究.[J].城市环境与生态,1993,11 [2]胡建平.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地质.1996,205-210 [3]钱正英.中国水利工作新理念.[J].河海大学报,2004.05,244 [4]周徐海 王宁 郭红岩.农业非点源潜力指数系统(APPI)在太湖典型区域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 报.2006.08,1029-1034 [5]张丹 刘明东.常州市水环境整治一期工程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04 [6]李定龙.武进区漕桥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8-10 [7]吴季松.水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J].中国水利,2002.07,35 [8]邢化峰.对解决跨行政区域水污染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学院学报,2004.06,88-89 [9]陈建忠.常州现代制造业引资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07,212-214 Ch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ZhouXuDo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 Abstract: Changzhou at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