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 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可见草乌的毒性是非常之强的。
2.现代医学对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极探索了这三种中药在诸多方面的毒性表现。
2.1 化学成份
乌头类生物碱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类生物碱既是附子的药效成分,同时也是附子的主要的毒性成分[1-3]。在这些乌头类生物碱中,双酯二萜类生物碱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如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的毒性非常大(如果口服这类双酯类生物碱3-4mg,就可以致人死亡)[4]。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这种生物碱对心脏有非常明显的毒性作用,它非常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乌头碱的中毒量仅仅为0.2mg,而其致死量也不过2.0-4.0mg。草乌容易经胃肠道吸收,中毒的出现非常迅速,一般的3-4.5g的草乌就能出现一定的中毒现象,而其所含的乌头碱仅需要0.2毫克就可以引起中毒,3毫克到5毫克的剂量就有可能是致命的[15-16]。
2.2 毒性反应
附子中毒临床症状多为口舌及肢体麻木,呼吸困难,胸闷,烦躁不安,咽喉、食管、胃均有烧灼感,进而出现心慌、心悸、呆滞等症状,同时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其中毒症状中最为突出体征就是心律失常,主要是引起为室上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症状[6- 8]。服用乌头类中药发生中毒反应后,其中毒症状表现的程度轻重不同的,出现的时间以及快慢也不相同,其对脏器的损伤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服药后,有的最快的只需10余秒钟或1-2min就能够出现一定程度的中毒反应,而有些比较慢的则会在4天左右。
2.3中毒机制
附子、川乌、草乌的中毒机制是通过先兴奋后抑制神经系统起作用的[5]。这类中药的毒性主要是对心脏和神经的损害。这些乌头类生物碱首先是引起感觉横纹肌和心肌以及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发生对上述各部分的抑制进而进行麻痹而发生毒性作用。
2.4临床应用报道的毒性反应
在临床应用毒性反应报道方面,曾有报道说某个患者在服用含(先煎)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