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解产能过剩矛盾须用好金融利器.doc

【2017年整理】解产能过剩矛盾须用好金融利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解产能过剩矛盾须用好金融利器

解产能过剩矛盾须用好金融利器 ??? 过剩,还是过剩!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船舶行业产能过剩成为一个难解之题。不久前,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使得造船产能过剩问题再次成为全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全行业、企业及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企业基本建设、科研、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在这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战役中,金融机构须有更大作为,要明辨“是非”,对违规和落后产能“断血”,给先进企业“输血”;“苛求”落后企业,“优待”先进企业,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利器”。 ??? 船舶工业目前的产能过剩,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大规模的能力建设密切相关。船企建设资金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元,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很难付诸实践。在上一轮船市火爆时期,某些金融机构受放贷获利冲动的左右,在船舶建造能力急剧增加的时候,仍给一些新建船企发放巨额贷款;同时,由于船舶工业投资大、规模大,对GDP拉动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对其也颇为青睐。在地方政府的授意下,有时金融机构也会放弃自身的风险控制原则,给一些前景不明的企业发放贷款,甚至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对一些明显违规的项目,某些银行还给予其数额不小的贷款,充当了产能过剩的“帮凶”。 ??? 当然,金融机构这样做有时也是身不由己。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金融机构的非理性放贷,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船舶工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5%。当前,全球船市低迷,一些船企负债率过高,技术实力不足,所建造的船舶能耗高,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要求,陷入接单难、交船难的窘境,不得不吞下盲目扩张的苦果。 ??? 市场为船舶行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大好时机。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近五年,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呢?这背后同样与某些金融机构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有关。有些金融机构或得到地方政府的授意,或担心企业破产导致之前的贷款“打水漂”,仍在给产品毫无竞争力、资不抵债的船企输血;而有些金融机构则对一些急需支持的优质企业,以“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不予支持”为由,采取“一棍子打死”的策略。 ??? 那么,化解造船产能过剩矛盾,金融机构应该如何作为呢?答案就是,要有独立的市场判断能力,对不同企业区别对待,有保有控。“控”的是违规和落后企业,正如《指导意见》所说,要坚决停止对违规项目的贷款、发债、上市融资等支持,对达不到准入条件和一年以上未承接新船订单的船舶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坚决停止大规模资金支持,对技术水平落后、项目资本金不足、一律不给予支持。“保”的是先进企业,对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企业、优良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使其更好地转型升级,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行业的引领者。此外,针对目前兼并重组成本较高的问题,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按照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提供优惠信贷支持。只有这样,落后产能才不会死而不僵、随时准备复苏,先进企业才能顺利发展,越做越强。 ??? 归根到底,金融机构既不能不顾风险,一味服从地方政府的意志,给违规项目或低端产能盲目放贷,也不能只顾商业利益,闻“过剩”色变,将优质企业拒之门外。金融机构,既要具备独立审贷的地位和担当,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又要从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局出发,承担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应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逆周期支持”的做法和胆略,无疑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 来源:中国船舶报 ZXJ10远端集成单元SM4I(技术简介) 更贴近更综合更方便的——远端集成单元 SM4I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业务种类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全新的概念对传统电信网进行改造已不可避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信、计算机、有线电视的“三网合一”。占整个电信网投资成本30%左右的交换局和用户终端这一段用户线部分,即所谓的“最后一公里”段,成为整个电信网发展的最后瓶颈,传统的模拟用户线连接无法适应用户对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尤其是集话音,数据和图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目前综合业务接入网的应用,也给传统交换观念中增添了新的思路,我们设计出比以前更综合更便捷的交换系统——远端集成单元。它充分体现了交换机是多业务提供的核心,使ZXJ10大型交换机形成了一个容量灵活、升级方便的完整系列。 SM4I系统结构 2.1.一体化的机架结构 在整机结构设计时,将电源、监控、蓄电池、配线架等集中考虑,并且规定好各种电缆和光纤的走线方式,使得整个机架的设计一体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