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无综述
山东轻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陶瓷及性能表征 课题类型 理论研究X 导师姓名 何 x 学生姓名 张xx 学 号 123456789 专业班级 123 选题目的及意义
BaTiO3陶瓷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陶瓷材料之一, 制备均一、无团聚、细小的BaTiO3粉体是提高陶瓷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 钛酸钡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烧结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固相烧结法制备的钛酸钡粉体均匀性差、颗粒粒径粗、杂质含量较高[1,2] , 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对原料和设备要求较高, 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溶胶-凝胶法由于具有制品纯度高、化学均匀性好、颗粒细、可容纳不容性组分和不沉淀组分、掺杂分布均匀、合成温度低、成分容易控制、工艺设备简单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3]。
其反应中各组分的混合在分子间进行,因而产物的粒径小、均匀性高;反应过程易于控制,可得到一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产物;另外,反应是在低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杂相的出现,因而产物的纯度较高溶胶-凝胶法是被广泛应用的制备纳米粉体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主要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的影响因素,如加水量的多少、pH值、凝胶化温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使钛酸钡介电陶瓷的介电性能达到最大,这在电子陶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基础母体原料, 被称为电子陶瓷的支柱[4]。由于它具有高的介电常数, 优良的铁电[5-8]、压电[9,10] 、耐压和绝缘性能[11] , 被广泛地应用于体积小、容量大的微型电容器[12]、电子计算机记忆元件、压电陶瓷等[13]。随着电子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 对钛酸钡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于制备高纯超细钛酸钡粉体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方面, 日本、美国在制备钛酸钡粉体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4], 而我国目前生产工艺还不完善, 广泛采用的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得的粉体不仅粒度大, 而且粒径分布范围宽、纯度低、掺杂元素不均匀、波动性大、性能不稳定, 极大地影响了陶瓷的性能, 所以需要的高纯的纳米钛
酸钡绝大部分要依靠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并实现产业化就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溶胶-凝胶法成为近年来合成单相BaTiO3粉体的一种普遍方法,且粉体的合
成与原料的浓度、pH值、凝胶化温度有直接的关系[15]。 Wang等[16]采用硬脂酸凝 胶法,在600℃时合成钛酸钡粉体并使其稳定存在至1100℃;Xu等[17]以EDTA作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单晶钛酸钡粉体;黄海等[18]等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钡为原料,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粒径为20-50 nm的钛酸钡纳米粉体;Tangjuank等[19]以乙酸作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单晶钛酸钡纳米粉体。
参考文献
[1] 陈志勇, 邹亮忠.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液相法制备[J].信阳师范学院报, 1999, 82(11):3049~3056
[2] 王光国, 黄爱红, 龙军标等.醇热合成法BaTiO3 纳米粉体[J].中山大学学报,1999,(4):36~39
[3] 《陶瓷学报》第32卷第1期 2011年3月
[4] 王辉, 崔斌, 畅柱国等.软化学法制备钛酸钡粉体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5):774-776
[5] Schlom D G, Haeni JH, Lettieri J, et a.l Oxidenano-engineeringu sing MBE[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1(87):282-285
[6] Rajendran V, Palanivelu N, Palanichamy P, et a.l Ultrasonic characterisation of ferroelectric BaTiO3 doped lead bismuthoxide semiconducting glasses[J].Non-Cryst Solids,2001(296):39-49
[7] Morrison F D, SinclairD C, WestA R. Characterization of lanthanum-doped bariumtitanate ceramics using impedance spectroscop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2001,84(3):531-538
[8] Zuo R, LiL, Gui Z. Cofiring behaviors betwe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