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问题(西北边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2、沙俄侵占伊犁 3、“海防”“塞防”之争4、左宗棠收复新疆 5、伊犁交涉和签约问题 二、日、美侵略台湾 我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同时。日、美侵略者又在我国东南、东南海疆挑衅。 1、“罗佛号事件”与美国侵略台湾 美国侵略台湾蓄谋已久,从40年末以来先后几次窥测台湾。1867年更是利用“罗佛号事件”发起对台湾的武装进犯。罗佛号是一艘美船的名号,1867年,该船在台湾南部的琅 峤(今恒春)附近触礁沉没,船上的十余人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这就是所谓“罗佛号事件”。事后,美国焊然派其海军军官贝尔率舰队进行武装进犯,舰长马肯基率陆战队180人在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奋起抵抗,打死了马肯基,打退了美军的进。因为当时美国还受海军力量及其他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便与刚走上扩张道路的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勾结起来共同侵略台湾。 2、“琉球船民事件”与日美联合侵台,日本吞并琉球和控制朝鲜 1871年11月,我国邻邦琉球有渔船因遭大风飘流至台湾,五十多个船员被当地高山族人误杀,剩下来的12人由中国政府送回国,这就是所谓“琉球船民事件”,这一问题本来纯属中国和疏球之间的问题,与日本毫不相干,但是日本为了找侵华借口,就直接插手这一事件,大做文章。 三、“马嘉理事件”和《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英国侵略中国西南边疆 1、“马嘉理案”(滇案)和《中英烟台条约》 所谓“马嘉理案”是英国在我国云南制造的边境事件。英国为去云南扩张势力,阴谋修建从缅甸仰光到我国云南思茅地区的铁路。1874年,英国上校军官柏朗率领武装探路队“近二百人,企图由缅甸进入中国云南,英国驻北京使馆派职员马嘉理前往迎接。1875年2月,马嘉理一行由缅甸闯入云南,“不先行知会地方官,遂行入境”,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引起了腾越地区人民激奋,杀死了马嘉理,并把柏郎率领的探路军赶归回缅甸,英国利用这一事件,强迫清政府于1875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此约扩大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很多特权。此外英日侵略者又获得哪些新的权益呢?第一,增开四口;第二,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第三,取得更大的商务特权;第四,得以侵入我国的云南、西藏地区。 四、英国和沙俄侵略中国西藏地区 1、英国侵略中国西藏 2、沙俄对西藏的颠覆侵略活动 第二节 中法战争 一、法国侵略越南和黑旗军的抗法活动 二、中法战争前后统治集团内部状况 面对着法国侵略越南和我国西南边疆的严重局面,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分歧。主战派是顽固派官僚和清流派人物,一些则是地方疆吏了,如两江总督刘坤一,驻法公使曾纪泽,筹办福州海防大臣左宗棠,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属抗战派。而主和派以李鸿章为代表。而总的来说,对抗战是不积极的,是妥协的,越南曾两次派使向清政府求援。李鸿章作为主和派代表人物,他从保存淮军和北洋海军的实力出发,总是找借口为主和张本。在7月中旬,清廷把李鸿章调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张树声回两广总督本任。张树声是主战的,他奏请清廷采取对策,以保护中越的宗藩关系,建议清政府令曾经泽与法国交涉,并遍告各国,同时建议备战。12月旬,清政府派员前往越南宣布“天朝威德”,一时清政府又倾向主战,通过外交途径通知法国,山西等地驻有中国军队,要求法国慎重从事。法国不予理睬,于当月,孤拔率军攻山西,清军将领,云南巡抚先期逃亡兴化,黑旗军血战三天,毙战300余人,最后山西失陷,这样,中法战争就以此时法国进攻山西的中国驻军为标志而正式爆发。 三、中法战争的经过 1、战争的第一阶段(1883.12-1884.5) 这一阶段,战场主要是在越南境内。把1883年12月法国军队进攻驻扎在越南山西的清军作为中法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的。 2、战争的第二阶段(1884.6-188.5)这一阶段是中法战争的典型阶段,战事在中国和越南两处同时进行,步骤大致如下: ①北黎冲突(观音桥事件)②基隆之战③马尾之战④沪尾之战⑤镇海之战(甬江之战)⑥镇南关大捷⑦订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 四、中法战争结局的历史教训 中法战争的结局可以一句话概括,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为什么这样呢?这个事实很明显,战争第一阶段战事不太典型,就说第二阶段吧,几个战役除去马尾之战等外,其他战役基本是中国胜利的,特别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镇南关战役…… 主要历史教训和影响: 第一,更典型的充分地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根本不能取得抗击外国侵略的胜利。在此之前,历经的与外国侵略者较量的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固然在于清朝的腐败,但作为战争的直接结局是清朝方面失败了,军事上的失败导致被迫就范,还似乎有点扯赖,而中法战争呢,从军事上说都是中国得到了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