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费心理学供参习

消费心理学─抓住顾客满意的诀窍 2003-10-30 石滋宜 [ 简介 ] --------------------------------------------------------------------------------  经济不景气,很多经营者以为在这波冲击下,企业非得紧衣缩食才可勉强度过这场经济寒冬,而事实上,只要抓住顾客的购买心理,任凭景气何等不佳,顾客最终还是会靠拢,诚如我的好友温世仁先生所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心理学」,此话不错!  一般而言,经济学给人的感觉就是要精打细算、锱铢必较,或是认为任何的经济行为,支出和收入都一定要合乎逻辑、或循一定常理,但事实上,这其中存在着许多变动因子,许多行为、状况甚至不是我们所能预期或考量的。  如果站在顾客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购买常常需要凭恃感觉,而消费的冲动也经常是毫无预警、突如其来的,所以,即使在不景气下,还是有昂贵的奢侈品被民众抢购一空的现象;至于企业经营,则必须以顾客为出发,随时要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消费者改变的胃口和心理做出弹性的调整。  由于,心理因素对于人类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许多人开始将心理学的因素放入经济现象中来讨论,产生了所谓的「行动经济学」。  其中,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卡恩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即对行动经济学有其独到见解,他举例说:今假设a可以100%拿到80万元,而b虽可获得100万元,但是机率为85%,其中有15%的机率是什么都拿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调查结果,多数人都愿意放弃可能获得100万的机会,而宁愿选择毫无风险的a。  另外,我再举一个例子,最近办公室一位同事家中遭窃,以至于他在精神和财物方面都耗损不少,而这个打击也让向来鲜少购买彩券的他,开始频频投注,尽管明白中奖的机率极低,不过,现在的他却宁可相信,「用五十元买希望」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事实上,大部分人在面对景气不好的时候,即使有钱,也会对于钱财的使用格外小心翼翼,因害怕损失,故拒绝去接触风险性较高的事物;反而是在缺钱的时候,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这正是一种心理因素牵动经济变化的写照。  所以,要达到顾客满意的诀窍何在?其实,就是去了解顾客的「心」,满足他们的需要,唯此而已!(卢文情整理031022 消费心理学─买的安心 2003-11-02 石滋宜 [ 简介 ] --------------------------------------------------------------------------------  经济不景气的现象,从民众减少消费的情况即可一窥得知,至于,景气的好坏与否,则全看大环境的「气」势如何?!  所谓的「气」势,「气」其实是指气氛,也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必须用心去感受的东西,人类的情绪往往受之影响;因此,一旦景况氛围良好,自然会带动消费时心里感到平安、愉悦,反之则是令人惶惶不安,害怕任何风险将会带来的损失。  据了解,最近景气持续低迷的日本,股市情况却一反常态,四个半月的时间内股票成长了近三成,然而,在五十天的股票市场交易日中,「大牛市」却仅占了十九天,可见股市还是以大户交易、外资买卖者为多,故涨幅居高,至于一般的小户、散户仍对经济前景感到忧心,迟迟不敢进场。  另外,日本人民对于景况不安的情绪,也反映在求职上;具有132年历史的日本邮政事业,今(2003)年4月正式改制为公司化的日本邮政公社,不过一些相关规定、员工福祉…等,则和公务人员相去无几,结果吸引相当多人前来应征面试,录取比例近千分之三(288人仅录取1人),竞争非常激烈。  事实上,人的内心原本就极度渴望安全感,一旦缺乏,往往导致人在行事上也显得格外小心保守;特别是处在经济不景气的今日,消费者面对毫无起色的经济前景,更是如此。那么,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才能重新唤回民众的消费信心呢?  我举个例子:今年夏天,日本爱知县附近的旅游景点,接连好几天都是下雨的天气,以致当地饭店旅馆业生意大受影响,于是,一家饭店就推出「降雨量超过30公厘以上,住宿费退回30%」的优惠,结果预约情况非常好,几乎每天住宿都呈现客满状态。  这项优惠之所以获得顾客有如此良好的反应,关键在于饭店消弭了顾客的不安全感;因为即使不幸遇到下雨,无法出游,顾客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待在饭店里享受设施,同时获得便宜的折扣,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气候不佳,而扫了兴致。  所以,让消费者买的安心、用的安心,正是企业必须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下,该如何唤回消费者的信心与信赖,着实考验着企业!(卢文情整理031027) 消费心理学─找理由买东西 2003-11-06 石滋宜 [ 简介 ]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