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论演示文稿1专用课件
阅读理解1: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 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 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 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 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 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 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 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 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 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阅读理解2: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 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 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 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 。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 来! 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 第一节 申论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一、申论的含义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 申论:是指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出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 方案,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申论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职位应聘要求理解申论的含义: 国务院职位要求:起草、审核、修改法规草案及其他政府的法规。 建设部职位要求:日常机关公文写作,机构编制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职能设置研究。 二、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 1、考试形式灵活多样。 2、考试内容的广泛性 3、考试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4、测试的国际标准性 5、测试的整体性 三、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 1、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2、综合分析能力。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节 申论测试的性质和内容构成 一、申论测试的性质 申论 测试:实质是模拟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社会热点和大众 传媒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测试。 二、试卷内容构成 申论测试的内容有三部分构成: 1、注意事项部分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 给定的材料,按照提出的要求依次做答。 2、材料部分。给出约1500字的材料。 3、申论要求。 三、申论测试应注意的问题 1、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2、把握好阅读理解、概括要点、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环节答题 3、重视答题的限制性要求 4、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对重点对策要进行充分论证 6、提出方案要符合个人身份定位 例 题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参考时限: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1.2006年4月28日,《光明日报》载文:“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是非善恶美丑混淆的现象,有许多就是这种不良风气所致。所以,在荣辱观道德观价值观上要做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必须对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风气采取旗帜鲜明的态度。既要坚持强大的正确舆论导向,又要有机制和体制层面的得力措施,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社会风气。”2.2006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的“时空调查:谁来做证”栏目中讲了几个故事:主人公有的贴告示,有的举牌子,更有的跑地哀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证人。只有找到了证人才有可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为亲人讨还公道。他们做出这些举动,可见寻找证人多么困难。寻找证人难,找到了让他们出庭作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