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修改) 王静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大论文(修改) 王静供参习

2014届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论曹植诗歌中隐藏的悲剧命 学生姓名:___王 静 学号:_ 1262001262222 电大分校: 电大白银市分校 工作站(教学点):_________靖远工作站 学生所在单位:______ 靖远县东湾镇教管中心 论文指导教师: 张青莲 附件六: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12级(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电大白银市分校工作站:靖远 班级代号:126200304012502 学生姓名:王静 学号:1262001262222 指导教师评语及 评分 签 字(盖章)张青莲 2014 年 4月 日 答辩小组 评价意见 及评分 答辩通过,成绩评为  分 签 字(盖章)乔仲良张青莲张莉2014年4月6日 分校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小组意见 签 字(盖章) 2014 年5 月 16 日 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签 字(盖章)2014 年5 月 23 日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曹植在政治上是一个失败者,其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造成他政治失败和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其“任性而行”的性格。然而,政治上的失败和悲剧的人生却成就了曹植作为一代杰出诗人的荣耀。其诗歌成就与同时代诗人相比,不仅表现为创作数量和思想内容的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诗歌艺术上有多方面的追求,并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人生悲剧;诗歌成就 论曹植的人生悲剧及其诗歌成就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沛国谯县(近安徽毫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幼年十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的曹操的宠幸。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然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之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22年(217)得立为太子。 曹植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失败者,其人生无疑是悲剧性的。那么,曹植在政治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通过对史料及其诗歌作品的综合考察,我们认为,曹植在政治上失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其“任性而行”的性格,而造成他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则是其过于执着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史载,“植任性而行,不自凋励,饮酒不节”[2]。任性而行、不自凋励、饮酒不节,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是文人特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与政治家的气质往往是格格不入的。如果曹植只是想做一个文人,做一个诗人,凭他所拥有的高贵地位,有这种气质绝不会导致他人生的失败,更不会导致他人生的悲剧。可是,曹植并不想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他所想做的却是政治家。然而,他的 “任性而行”的性格特点,又使他常常背离政治家的要求。 建安“二十二年,增植邑五千,并前万户”。这时的曹植应该说是颇得曹操重视的。但是在这个时候,曹植不仅不高度自律,谨慎行事,反而任性而行,“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触犯律令,致使曹操大怒。这件事,不仅牵连“公车令坐死”,从此“重诸侯科禁”[2],而且导致他失宠于曹操,严重地影响了对太子地位的竞争。曹操在其《令》中就曾说过:“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3]如果说,在这之前,曹操对太子的人选尚在犹豫之中的话,那么,从这以后,他便下定了决心。之后曹操发布的《立太子令》就是有力的证明。《令》中说:“告子文: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3]不仅如此,曹操为了巩固曹丕的太子地位,“虑终始之变,以修颇有才策”,因而借故杀掉杨修以消除曹植对曹丕的威胁[2]。由此可见曹植“任性而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虽然,曹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这件事导致了曹操对他的宠爱日益衰微,但是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