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课件: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6(人民版必修1)讲义.ppt

2012高一历史课件: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6(人民版必修1)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价: ①利: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北宋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弊:政府机构重叠,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 1、(20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实战演练 2、( 2010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实战演练 周 秦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 元代的行省 元朝——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 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维护蒙古贵族统治 2、制度创新: 中央机构——中书省,最高国家行政机构,直辖“腹里” 地方机构——行中书省,10个,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理今台湾地区 3、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①变革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开了今天省级行政区划的先河。 废丞相 导火线:胡惟庸案 过程: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直属于皇帝 结果: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 此废除,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但皇帝事务极度繁忙。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 明太祖《皇明祖训 序》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札共1160件,共33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72《职官志》 补救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 内阁 设内阁 原因: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负担加重; 个人裁决,难免偏颇。 设立时间:明成祖永乐年间 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登峰造极的产物 左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军机处内景 左图:军机处的位置 目的:清朝初年,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 要,设立军机房 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办事效率高;外界干扰少;封闭性强 评价: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军机处的设立 1、国际政治发展趋势: 2、中国的现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西方建立起民主代议制度 专制制度被推向顶峰 英国议会大厦 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美国总统华盛顿 紫禁城太和殿宝座 ① 皇帝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 ② 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③ 大小官员只能唯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 ④ 机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 4、影响: 3、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极大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1、秦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三、监察制度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汉朝:刺史制度 汉武帝时代 目的:监督管理地方主要官员 效果: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力度, 提拔了许多有用之才。 后果:到东汉,刺史成为高于郡的州一级 建制。东汉末年,改称“州牧”,掌 握军政大权,成为割据势力。 3、汉朝以后,御史台、都察院,监察制度逐步完善 4、隋唐御史台定期到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5、宋提点刑狱司(专门负责监察刑狱) 6、清都察院(国家最高监察机关) 世官制:先秦时代;官位世袭 百姓没有参与的机会 察举制:秦汉魏晋南北朝; 官吏察访合适人才 优缺点:选拔更多的人才;封闭性的特 征。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 不得参与;干扰因素多 科举制:隋唐;考试选官制度 三、选官制度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