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中医体质保健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四—育龄妇女白带与受精关系图 中医治未病——孕前“沃土”保健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治未病”牵头人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院长 佛山市南海区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一、中医学孕前沃土保健基础 (一)重视先天基础 (二)重视阴阳藏启 (三)重视阴阳平衡 (四)重视后天脾胃 (五)重视五脏相关 (六)重视经带外候 统称土壤基础 原阴— 先天基础 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 阴血 后天脾胃 原阳— 先天基础 阳气 后天脾胃 沐露润养全身 使人遇热不燥 使人茁壮不干 温暖脏器全身 使人遇寒不冷 使人生机勃勃 生 育 能 力 柱 按需分配 图一——阴阳储藏、启动、平衡能力图 肾—膀胱: 仓库 封藏精华 肝胆疏泄通畅,经、带、卵排泄正常 脾—胃:运化 精微及水湿 肺气 图二 中医五脏相关简义图 心血 气血充足, 经带正常 正常养全身、 五脏六腑、四肢 筋脉的阴血 经带卵正常 孕育胎儿 先天真阴来源于父母 后天生化来源于脾胃 图三—育龄妇女中医阴血基础互转图 精子 卵子 阴道 卵巢 获能 特定处(12小时) 结合 减数分裂 新生命诞生 酶 拉丝白带 卵子 晶莹通透的白带 白带拉丝状 月经是妇女生育能力的一种重要信号,所以观察其色、量、期是关键; 白带是妇女生殖能力的阴血展示,也是精子爬行的天梯,所以观察其的质、量是关键; 结合临床的证候表现,进行体质辨识和调理,达到肥沃土壤,保障生育顺利。 原则上提前3—6个月的调理阶段避孕。 常见体质分型如下: 二、重视经带结合证候表现进行体质辨识 常见孕前体质分型与治法方药: (1)自衡质-适合怀孕的健康体质 (2)气郁质(肝胆)-疏肝解郁—四逆散 (3)气虚质(脾肾)—健补脾肾—四君子汤 (4)阴虚质(肝肾)—滋养肝肾—杞菊地黄汤 (5)血虚质(心脾)—健脾养血—归脾汤 (6)痰湿质(脾肾)—健脾化湿—陈夏六君汤 (7)血瘀质(肝脾)—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四逆合桃红四物汤 (一)自衡质 1)月经:量正常,时间准,颜色好 2)伴随证候:月经期无任何不适。 。 3)白带:颜色正常,量正常,无异味。 4)饮食:遇寒、遇热体内阴血或阳气即时启动自我平衡。 (二)气滞质 1)月经:量少有瘀块,有明显不通畅的证候。 2)伴随证候:①乳房胀痛②少腹胀痛。③有明显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情绪郁闷不乐。舌边偏红苔薄,脉弦。 3)白带:量少质稠。 4)饮食:多食绿色食品。 5)调理方法:疏肝理气解郁。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5g。 6)转化:如有肝郁化火出现有烦躁易怒,可加栀子15、丹皮10。 (三)气虚质 1)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迟或先后不定。 2)伴随证候:①易疲劳,面色较白。②大便溏泄不畅,胃纳较差。严重的动则自汗,舌淡有齿痕,脉细弱。 3)白带:色清稀,量多,无异味。 4)饮食:喜热食。 5)调理方法:健脾补肾。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30g、茯苓10g、白术10g、灸甘草5g。 6)转化:如有腰酸、头晕、耳鸣加补肾女贞子30g、菟丝子15g;出血量多加阿胶15g(烊);气虚明显者加灸黄芪30g。 (四)阴虚质 1)月经:量少色鲜红,如阴虚火旺者,色鲜红量多。 2)伴随症候:口干,腰酸,失眠梦多,午后潮热,经期烦躁,舌嫩红少津,多见裂纹,苔少,脉弦细略数。 3)白带:量少粘稠,无异味。 4)饮食:宜清润食物。 5)调理方法:滋养肝肾,调补阴血。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茱萸5g、丹皮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 6)转化:如伴有虚火,加知母10g、黄柏10g。 (五)血虚质 1)月经: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先后不定期。 2)伴随证候: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唇淡,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 3)白带:色白质清稀,量少,无异味 4)饮食:宜食健脾养血之品。 5)调理方法:健脾养血。方药:归脾汤——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黄芪10g,元肉10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5g、大枣15g、炙甘草5g。 (六)痰湿质 1)月经:量少,色淡红,月经多推迟。 2)伴随证候:疲倦,面色偏白,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3)白带:色白质稠,量多,有异味 4)饮食:宜食健脾化湿之品。 5)调理方法:健脾化湿。方药:陈夏六君汤——党参30g、白术30g、茯苓30g、陈皮10g、半夏10g、甘草5g。 6)转化:湿重明显者加川太30g,薏仁30g。 (七)血瘀质 1)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 2)伴随证候:面色暗,有痛经,乳房疼痛,痛有定处,舌暗有瘀点,苔白,脉涩。 3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