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 总则
1.1任务由来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生态平衡失调、臭氧层破坏、气候多变、荒漠化加重,使得国际社会不断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人类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全球性共识。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兑现中国政府在联大环发大会上作出了履行全球《21世纪议程》的承诺,1994年国家发改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原国家环保总局为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实际,于1995年在全国正式开展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以求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在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1998年和2000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地区和生态良好地区“三区”推进的生态保护战略,并以县(市、区)所辖区为基本单位在全国广泛开展试点建设。同时,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200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将安徽省列入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的申请并获得批准,(皖政[2004]14号)发布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经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省政府发布和组织实施。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8年制定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10年,环保部环发[2010]16号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强化了生态示范区分级管理,规定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和国家生态县的复核管理。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继而环保部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县建设形势发展较快,2012年,全国有500多个县(市)在开展生态县建设试点,安徽省的霍山县、绩溪县等列为国家生态县方阵。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由此可见,生态县建设更具重要意义。
舒城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合肥近郊,东濒巢湖之滨,西枕大别山麓,居长江、淮河之间。舒城县西南部地区为大别山及其余脉,东部地区是巢湖流域平原,生态资源保存良好,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皖中花园”和“合肥后花园”。目前,舒城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县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发展的要求,舒城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决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发[2003]109号文《关于批准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的批复》批准舒城县为全国第八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同时,舒城县先后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暨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确定了舒城县生态建设近、中、远期发展目标,规划了九大建设领域并优选相关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近20亿元。近十年来,全县上下围绕总体规划,大力开展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呈现出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2004年舒城县被批准为安徽省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县, 2007年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8年获得安徽省十佳环境优美县称号。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战略部署,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舒城、活力舒城建设,2003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舒城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提出了70项重点工程,总投资概算约19亿元。该规划颁布以来,舒城县积极落实,一方面紧扣发展主题,突出生态经济建设。主要表现在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努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建设以及科技推广应用等,积极推进生态工业,优化发展布局、严格环境准入、强化节能减排,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推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建设生态人居,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等。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33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等。加强饮用水保护和建设,出台《万佛湖饮用水源保护和周边环境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