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高效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专利
发明名称:新型高效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摘要: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能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水溶性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利用环氧树脂中的环氧端基与过量有机二胺反应,再通过环氧氯丙烷扩链,合成了含有双酚-A疏水单元的聚胺大分子,聚胺与CS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带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螯合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引入疏水单元不但可以增加聚胺大分子的反应活性,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螯合树脂的疏水性,使重金属离子可以在很低的浓度下与螯合树脂作用产生沉淀物质,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果,降低残留离子浓度。本发明提供的螯合树脂主要用于电镀废水中的Cu2+、Ni2+、Zn2+、Cr3+等重金属离子的快速除去,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0.5ppm)。
权 利 要 求 书
一种结构式如(1)所示的聚合物,
(1)
其中EPOX代表环氧树脂链段,其结构可表示为:
m是从1到5的整数
x+y=1, 0(x(1, 0(y(1
制备方法如下:
其特征在于:反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在80(C的温度下将环氧树脂与过量的乙二胺反应生成预聚物;第二步在100(C 的温度下预聚物及剩余的乙二胺与扩链剂环氧氯丙烷聚合形成大分子量的聚胺;第三步聚胺在NaOH水溶液存在下与二硫化碳常温反应,得到带有二硫代氨基甲酸根螯合基团的水溶性螯合树脂。
权 利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水溶性螯合树脂的合成方法。利用该液体树脂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避免江河土壤受重金属污染。
发明背景:
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保护环境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排放重金属离子的产业包括电镀、印刷电路板、化工以及金属冶炼等,重金属离子主要包括铜、镍、铬、铅、锰、钴、铁、锌、以及六价铬等,当此类重金属离子如进入水源后,将使饮用水及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使用后在人体中发生可怕的病变。为防范于未然,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方便的重金属处理方法,这正是本发明所研究的课题。
目前处理重金属废水主要依靠化学处理法。如中和沉淀法是使重金属离子与碱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法则是使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沉淀。这些沉淀物质可以简单地用过滤办法除去。实践中发现,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都有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铜离子始终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高分子螯合剂开始被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它对金属离子的沉淀效果优于传统的小分子沉淀剂。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类含有大量二硫代甲酸根(—CSS-)螯合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从目前已知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螯合树脂的分子量,二是增加螯合基团的数量。虽然文献报导此类螯合树脂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使用后的铜离子浓度一般无法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且会出现沉淀不彻底(经常需要高分子絮凝剂辅助沉淀)、水质变红、有机物二次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些螯合树脂都是强亲水性聚电解质,要想使其沉淀必须有充足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可是当废水中的离子浓度较低时,大分子链上只有部分螯合基团与离子作用,而未发生螯合作用的部分作为亲水基团却起到增溶效果,整个分子仍不会沉淀,结果不但达不到除污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总的来说,这些水溶性强的螯合剂对使用操作要求较高,除污不够彻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文献引述
1. 黄翠萍. 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 CN 1323747A, 2001.
2.Kreisler, Lawrence. Method for Removing and Separating Metals from Waste Streams[P]. US Pat:5908559,1999.
3.Carey, William S., Meyer, et al. Dolyestown, Polymeric dithiocarbamate acid sal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use. US Pat: 5500133, 1996.
4.Moriya, Masafumi, Hosoda, et al. Metal Scavengers for Treating Waste Water[P]. US Pat: 5387365, 1995.
5. Sparapany, John W., Collins, et al. Dithiocarbamate polymers, US Pat :5164095 , 1992.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所用的方法是在高分子中引入强疏水的链段,使螯合树脂处在一个亲水与疏水的平衡之中,只需极少量的重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为诱导,就可以使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