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旷辛豪 异同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旷辛豪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东坡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壹 苏、辛词中的异同 同: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壹 异:苏轼词的旋律更为旷达潇洒,而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 苏、辛词中的异同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贰 造成异同的原因 一、两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二、两个人思想上的不同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贰 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当时的宋王朝存在弊端,但是毕竟没有沦落到对邻国俯首称臣的地步。苏轼是渴望国家富强的封建官吏,但他生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在歌舞升平中“忧国忧民”。苏轼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他的一生都是在仕途上摸爬滚打。他的困苦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式的个人命运悲剧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在这国恨家仇中度过的。他虽有将帅之才,一心报国,国家却不给他机会,他空有一身本领,历史却没有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舞台,造成了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剧。他的悲剧是大悲剧,其主旋律是民族的、时代的大旋律。这种悲慨体现在辛弃疾身上时是超出他人的、极为强烈的。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贰 苏轼的思想极为复杂,儒、释、道都有涉及。这造成了苏轼独特的精神气质: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他有积极入世的一面;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而失败的时候,道家的“出世”思想又帮他揭开精神枷锁,痛苦时,禅宗的平常心又抚慰他的心灵。 辛弃疾却有着浓烈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毕生的理想信念。他身上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非常强烈,甚至发展到了偏执的地步。这就让他在相对单一的思想纬度里奋斗挣扎,最终形成了激越澎湃、沉郁悲壮的词风。 叁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肆 总结 从二人的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的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豪放词中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 成员分工 资料收集:侯山珊 汪旭芳 PPT制作:夏玉玲 后期整理:赵瑞丽 刘思涵 主讲人:陈曦颖 谢谢大家 * *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