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昆虫教案

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昆虫的多样性 第一节 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昆虫纲(Insecta)是动物界(Kingdom animal)、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中的一个纲,故其与节肢动物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 一、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1、 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 2、整个体躯被有一层含几丁质的外骨骼; 3、多数体节上生有成对的分节附肢; 4、体腔即为血腔,循环器官——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以大动脉开口于头腔内,开管式血液循环; 5、中枢神经系统由一系列成对的神经节组成,脑位于头内消化道的背面,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二、 昆虫纲的特征 1、 体躯的若干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 2、头部具有1对触角、口器,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变态)才能变成性成熟的个体。 第二节 昆虫纲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在节肢动物门中,除昆虫纲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纲,它们除缺少翅外,与昆虫纲的主要区别特征如下: 1.三叶虫纲(trilobita) 体扁平,背面的两条沟将身体分为三部分(已灭绝)。 2.蛛形纲(Arachnida) 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个体段;无触角;如蜘蛛、蜱、蝎子、鲎等。 3.甲壳纲(Crustacea) 体躯分为头胸部、腹部两个体;2对触角;至少5对行动足;附肢多为二肢式; 鳃呼吸。包括虾、蟹等。4.重足纲(Diplopoda)身体分为头部、胴部两部分;1对触角;多数体节有2对足。 5.唇足纲(Chilopoda)身体分为头部、胴部两部分;1对触角;胴部每个体节有1对足,第一对足特化为毒爪;生殖孔位于体躯末第二节上。 6.寡足纲(Pauropoda)身体分为头部、胴部两部分;1对触角;3-9体节有1对足。 7.结合纲(Symphyla) 身体分为头部、胴部两部分;每体节有1对足,但第一对足不特化为毒爪;每体节有1对刺突和1对翻缩泡;生殖孔位于体躯末第四节上。 第三节 昆虫的多样性 一、昆虫纲繁盛的特点 1、历史长:昆虫---3.5亿年;人类---100多万年 2、种类多:动物界中最为繁盛的1个类群 估计全球1000万种,记载100万种 我国60---100万种,记载约7万种 3、数量大:同种个体数量大,如蚂蚁种群达50万个体。4、分布广: 赤道—两极;高山—海底;盐池;原油等地均有分布。 二、昆虫纲繁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 (2)繁殖力强: (3)体小势优: (4)取食器官多样化: (5)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 (6)适应能力强: 第二章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 昆虫的有害方面 一、昆虫对经济植物及其产品的危害 1、农业害虫 : (1)造成灾害:707-1949年,我国蝗灾800次 (2)产量、品质下降: 全世界有67000种有害生物危害农作物,其中9000种昆虫和螨类;50000种植物病原体;8000种杂草。 我国常见农业害虫1000余种,每种主要作物害虫种类100—400种之间。 主要作物如不喷施杀虫剂造成的产量损失:小麦52%;水稻83%;玉米59%;马铃薯74%;大豆59%;棉花84%。 目前,全世界每年投资260亿美元,使用250万吨的农药,加上其他非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每年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损失仍为全世界的食用和纤维作物产量的35%和42%之间。其中,害虫造成的损失达13%-16%,植物病原体造成的损失为12%-13%,杂草为10%-13%,每年作物损失的价值达到2440亿美。 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水花生:对水稻、小麦、玉米全生育期引致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19%;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马匹的气喘病,仅1979年在云南省的52个县179个乡,发病马5015匹,死亡3486匹,甚至造成“无马县”, 牛羊也因无可食饲料种群数量锐减;水葫芦:全国每年用于人工打捞的费用至少超过1亿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更大。 美洲斑潜蝇: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发现,到1998年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发生面积达2000多万亩,目前在我国,每年防治斑潜蝇的成本高达4亿元。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在短短十年间,疫区已扩至江浙六省,发生面积100多万亩,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构成了巨大威胁。(3)传播植物病害:真菌、细菌、病毒病 300种植物病毒中,仅蚜虫传播占50%以上。间接造成损失远远大于直接损失。 2、林业害虫: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