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思维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篇 思维方法 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出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寻求多个答案 实质:从一到多。犹如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光线一样,洒水壶式的思维方式。 树叶用途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是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运用的两中种不同方向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它的特点是追求思维的广阔性,海阔天空大跨度地进行联想,思维发散的量和质,决定创造活动的结果和要达到的目的。一个人发散性思维的品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他创造性的高低。 什么时候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在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或想出更好的观念时使用。 注意:单纯的发散性思维不是创造力,无目的无边无际的幻想、暇想不行。只有有目的的进行发散, ①找到一个难题 ②一个值得攻克的问题时才具有创造力。 所以,光有一些观念是不够的,必须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具独创性的、最有趣的、最有前景的一个观念的能力。 如何进行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或产出性思维,当一个任务或问题需要产生出创意的时候,如:曲别针、领带、鞋、笔的用途,首先要做如下四件事: 1、你能想出多少种? 也就是能想出许多观念。(表现思维的流畅性) 2、还有其它不同的想法吗? 想出多种多样的观念。 (表现思维的灵活性) 3、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吗? 想出与众不同的的观念。(表现思维的独创性) 4、我们该怎样改进呢? 为观念增添细节,使观念更好。(表现思维的精细性) 记住:你最初的想法总不会是最好的。 你做事时如果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往往是最危险的。 2 材料发散:以某个物品为材料,当做扩散点,让学生设想它的各种用途。如说出回形针的用途:把纸或文件别在一起,做发夹…… 3 功能发散:[案例1] 红砖的用途 建筑材料: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猪圈、厕所……)、铺路面、修烟囱等; 从砖头的重量:压纸、腌菜、凶器、砝码、哑铃练身体等; 从砖头的固定形状: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从砖头的颜色:水泥地上当笔、画画、压碎做红粉做指示牌、磨碎掺进水泥做颜料等; 从砖的硬度: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还可以从红砖的化学性质(如吸水) 刻成一颗红心献给心爱的人、在砖上制成自己的手、脚印变成工艺品留念。 4 方法发散: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如说出用“吹”的方法可能做的事或解决的问题:吹气球,吹蜡烛,吹口哨…… [案例1] 日本有一厂家生产瓶装味精,质量好,瓶子内盖上有4个孔,顾客使用时只需甩几下,很方便。可是销售量一直徘徊不前。全体职工费尽心机,销售量还是不能大增。后来一位家庭主妇提了一条小建议。厂方采纳后,不费吹灰之力便使销售量提高了近四分之一。那位主妇的小建议是:在味精瓶的内盖上多钻一个孔。由于一般顾客放味精时只是大致甩个二三下,四个孔时是这样甩,五个孔时也是这样甩,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多用了近25%。 5 因果发散:以某事物发展结果起因为扩散点,设想出这一结果的原因或这一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如推测“玻璃杯碎了”的原因:手没抓住,掉落地上碎了;被某物碰碎了…… 收敛思维 所谓收敛思维(又称集中思维、聚敛思维、求同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方向相反的思维形式,是指主体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发散思维产生大量备选信息和方案的基础上,在相应价值观的作用下,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聚集搜索,最终优选出一个既有创造性又有可行性的最佳信息或方案的思维过程 指人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去寻找唯一的答案。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要求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一答案。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其着眼点是由现有信息产生直接的、独有的、为已有信息和习俗所接受的最好结果。 二、收敛思维的特点 1.集中性 2.程序性 3.合理性 1、集中性(概括性) A、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整理。删除一些表面的、细枝末叶的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对彼此有关联的不同事物进行归纳、综合、总结,从事物的联系中抽取共性,概括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去异取同,去毛存皮”。 找出不同内容共性: (1) 汽车、飞机、摩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