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与管理3.docVIP

【2017年整理】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与管理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与管理3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 一、定义及范围 ⑴麻醉药品指有依赖潜力,滥用或使用不当,易产生精神、身体依赖的性药物。 身体依赖性用药产生快感,停药产生戒断症状:失眠、焦虑、烦躁不安、流泪、流涕、出汗、哈欠、嗜睡、腹痛、腹泻、背部和肢体疼痛、肌肉抽动甚至惊撅、休克等综合证,再次用药后立即消失。 精神依赖性是指药后使人产生愉快满足或感觉,在精神上表现为对药物渴求。 ⑵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①麻醉药和抗精神药2005年SFDA、公安部、卫生部481号文《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公布的麻醉药品为121种,第一类精神药品52种,第二类精神药品130种。特别提出临床上常用的强痛定,原来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现已改为麻醉药品管理。 二、麻醉药品的管理法规 (一)麻醉药品的国际管制 1909年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国际禁毒会议”, 1912年在海牙签署《国际禁止鸦片公约》。 有机合成技术、制药工业发展,系列精神活性药物,造成严重的药物滥用问题。 国际公约《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88年公约》规定各国政府有义务采取措施,禁止药物滥用、禁止贩运的措施如:禁止洗钱、控制下交付、化学品管制等。 国际公约的宗旨:保证医疗需求,防止非法滥用。 (二)我国麻醉药品监管规定 1949年,中国成立,颁布了系列法律和法令,在全国开展了肃清烟毒的斗争。 1950年2月24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明确规定:“在军事已完全结束地区,从1950年春起应禁绝种植”,从根本上铲除了烟毒来源。 1978年我国加入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我国承担履行公约的义务。 2004年印发《医疗机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 现行的麻醉药品管理的政策: 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令第442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实行。 2005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通知 2005年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5年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的授予办法》的通知 2006年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INCB)对全球麻醉药品的合法生产和医疗消耗实行宏观调控,使生产量与消耗量保持平衡,防止生产过剩,以避免发生流弊,同时又确保合法医疗和科研用途所需麻醉药品数量的供应和使用。 公约各缔约国每年必须按期报送本国麻醉药品的合法生产量、消耗量、进出口数量和储存量、统计各国用药量。 3.WHO在《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中推荐吗啡作为缓解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并提出以吗啡的消耗量作为评价对止痛方案贯彻力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①限制性规章;②繁琐的行政手续;③担心麻醉药品被非法转移;④担心医源性成瘾;⑤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当或不足。 5.判断是否产生药物精神依赖性时,还应正确区分以下情况: ⑴正确区别是“医疗目的”还是“非医疗目的”用药。如:慢性疼痛的癌症患者,因未及时用药或剂量不足,个别患者有可能采用“自我解决”的方式,其目的是为满足缓解疼痛的医疗需求,而不是非医疗目的用药,因此不属于非法滥用药物,医学上称此种现象为“假成瘾性。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用足为缓解疼痛所需剂量,而不应将患者按吸毒者对待。 ⑵将耐受性与药物精神依赖性(成瘾性)区别开来。麻醉药品长时间使用后,常伴随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这是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适应状态,耐受性是指原用的药量达不到原来的药效,或者为了要达到原有的药效,必须加大药量。患者必然要求加大药量,医护人员容易误认为是患者对药上瘾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应当是加大药量以达到镇痛效果,而不是停药。 6.麻醉药品具有依赖性特性,在正常人群容易产生,但在癌痛或慢性疼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精神依赖性发生率约有3/10000左右,属于低发生率。 7.吗啡消耗量应大于哌替啶是比较合理的用药格局(理由后说) 第三节 医院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 (一)建立管理机构: 一、卫生部门的职责权事划分:  ⒈卫生部、公安部协助国家药监局制定和修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目录》     ⒉负责职责范围内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权的认定     印鉴卡的发放(单位)、处方权的授予(个人)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采购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保管 ⒊省卫生厅负责组织领导全省医疗机构麻、精神药品使用监管工作, ⒋各地市卫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