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列齐特缓释微丸的研究
辽宁科技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格列齐特缓释微丸的研究 专题: 系别: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制药工程 班级: 制药BG111班 学生姓名: 刘岩 学号: 6415111114 指导教师: 李国华
2015年1月5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是本科毕业论文最重要环节之一,学生要高度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2.开题报告一式一份,由学生妥善保管,最后连同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等相关资料一起装入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资料袋中存档。
3.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4.开题工作应在教学进程表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二周周末前完成。
5.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含指导教师推荐的参考文献),设计类题目一般不少于10篇,论文类一般不少于12篇。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1.药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格列齐特
化学名:甲磺双环脲;1-(3-氮杂双环[3,3,0]辛基)-3-对甲苯磺酰脲
英文名:Gliclazide;1-(3-Azabicyclo[3.3.0]oct-3-yl)-3-p-tolylsulphonylurea
分子式:C15H21N3O3S
分子量:323.41
中文别名:甲磺双环脲、甲磺吡脲、克里克那隆
药品类别:胰腺激素及其它影响血糖药
英文别名:Diamicron,Dramion,Nordialex
用途:II糖尿病降糖药物。
药理作用
本品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强度介于甲磺丁脲和优降糖之间。本品主要对胰腺的直接作用,促进Ca++向胰岛β细胞的转运,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也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代谢作用,从而降低血糖。
不良反应
偶有轻度恶心、呕吐、上腹痛、便秘、腹泻、红斑、荨麻疹、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大多数于停药后消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磺酰脲类药过敏者禁用。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及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特别是水杨酸盐)、磺胺类抗菌药、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苯二氮、四环素、氯霉素、双环己乙哌啶、氯贝丁酯、乙醇等药合用时,剂量应减少,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与抗凝血类药物合用时,应经常作有关凝血检查。本药剂量过大、进食过少或剧烈运动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
缓释微丸
缓控释微丸是指将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丸或先制成普通丸芯后包缓控释衣膜而制备的小型丸剂,其直径在0. 5~1. 5 mm。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日益先进、工艺的逐渐成熟及各种薄膜包衣辅料的发展,促使微丸成为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缓控释微丸之所以受人们青睐,是因为它有许多其他口服制剂无法比拟的优点[2] :(1)外形美观,流动性好。填装胶囊时,无需加入助流剂,比粉末、颗粒填装胶囊的重差异小,适合于复方制剂的制备。(2)载药范围很宽,可从1%至95%以上。(3)易制成缓控释制剂。采用不同释药速率的多种小丸混合,可方便地调节药物的理想释药速率,加入适量速释微丸,可避免一般缓控释制剂体内吸收时的时滞问题。(4)释药稳定。当微丸粒径一定时,只有较固定的表面积,且球体具有较好的抗压效果。(5)局部刺激性小。微丸比片剂在体内的分布面积大,片剂易造成局部药物子聚合物为骨架的微丸进入体内先被胃肠液溶蚀,分散成小的颗粒,然后再释放出药物,其释药机制主要是溶蚀、分散、溶出过程,常在骨架材料中加入一些致孔剂,旨在增加微丸内部孔隙率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年来,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Multiple-unit Drug Delievery System)以其特有的优越性,逐渐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一单元型给药系统相比,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属剂量分散型制剂,避免了一单元型给药系统的一些缺陷,具有如下优点:
系统中每个小单元粒径较小,在胃肠道内的转运时间受消化道输送节律的影响小,故其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速率的影响,因此该释药系统体内吸收的个体间差异性小,吸收动力学重现性良好;
由于一个剂量的药物分散在多个微型隔室中,口服后与胃肠道粘膜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减小或消除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可将几种不同释药规律的小单元组合成多单元系统以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取得预期的血药浓度,达到理想的疗效;
其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多个小单元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小单元制备工艺上的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