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分析戴尔电脑公司的产品开发
戴尔电脑公司的产品开发
1993年10月的一个下午,戴尔公司(Dell)便携机部门的新主管Mark Holliday放下手中的文件,欢迎戴尔公司便携式电脑产品开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们进入会议室。这间会议室占据了这座位于德州奥斯丁郊外的办公楼的一角。
Holliday召集了这次会议,希望团队能够就开发笔记本电脑新系列的建议达成一致。目前戴尔电脑并没有销售任何便携式电脑。公司的第一款便携式电脑在一年前推出,但是发现存在技术问题——事实上,第二天公司就宣布将17000台全部收回。与此同时,缺少便携式电脑意味着公司的产品系列中存在着空白。考虑到公司正在下跌的股票表现,投资团体正在密切关注着戴尔公司的每一举动。
Holliday和产品开发团队希望通过电池使用寿命来将戴尔笔记本电脑新系列与其它产品区别开。电池使用不超过3小时,然后就需要充电——这对希望在飞机上或汽车中进行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由公司生产伙伴之一的索尼公司开发的新型“锂离子”(LiOn)技术,有望大大增加笔记本电脑不充电的使用时间。不幸的是,由于索尼公司正在解决某些电池充电的问题,LiOn技术还无法用于笔记本电脑。
成功地推出便携式电脑新系列,尤其配以先进的LiOn技术,可以使戴尔公司回到便携式电脑市场中。但是,作为一名在东西海岸都有过计算机行业经验的前工程师,Holliday意识到,对一项尚未经过证明的技术投以过早的信心很可能会让戴尔公司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上遭遇又一次惨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注定充满争议。他知道,无论是来自营销部门的戴维,财务部的妮可,还是来自研发部的托尼、生产部门佐兰,他们都对这个项目目前的问题做过大量的功课!
个人电脑工业
尽管早在1930’s,Charles Babbage就设计出了第一台数字计算机,但是由于当时材料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他的设想只能体现在绘图板上。二战时期,大量工程师创造了像工厂一样大小的计算机,例如哈佛高达50英尺的MarkI或伦敦名副其实的Colossus(巨人)计算机,它们只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或是破解敌人的密码。和恐龙一样,这些早期的计算机不得不为更轻巧的后来者让路。
多年来的技术突破大大减少了计算机的尺寸,同时也增加了它们的计算能力。20世纪60-70年代,只有政府(尤其是国防部门)和大型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但是随着微芯片取代了晶体管和导线,同时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因此,小型化和低价格的趋势最终将微电脑带到了个人的手中。
微电脑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机型主要迎合电脑爱好者和“黑客”的喜好。1974年7月,一家电子杂志推出了一款印刷电路板,还附带用来安装的说明书。Mark 8计算机售出了1千多台,每台售价1000美元,结果导致了竞争产品的出现。1977年,由于数项重大的发展:改进后的微处理器、标准的操作系统、不断增加的软件、磁盘驱动器(它取代了笨重的磁带储存设备)以及价格更低廉的内存,类似产品的市场增长到了将近10万台。现在,技术可以在人们的书桌上配以强大的计算能力,这种能力远远超过二战时期高达50英尺的巨型计算机。
苹果电脑和IBM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位于加州的苹果电脑成功地将一种直观的、使用方便的界面商业化。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不断将尽可能多的新技术融入到这种技术中去,常常在市场发布的前一天还在提高性能。公司吸引了一批全新的用户,主要是在教育和爱好者市场中。然而,小型电脑的商业用途仍然有限。
最初,只有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和Zenith等少数几家大型公司进入了微电脑市场的商业领域。为了将理想化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初期,巨型的IBM公司每年的研发预算为15亿美元,比当时整个微电脑市场高出50%。但是尽管IBM和HP(Hewlett-Packard)以及DEC等其它巨头都生产以商业为导向的大型机和小型机,他们已经无法再忽视微电脑市场每年30%的增长率了。
为了迎头赶上,IBM迅速利用自身的传统企业基础和强大的直销以及维修机构。它外购软硬配件,从而在1981年推出了IBM的个人电脑。和微软合作,IBM创造出了一种所有个人电脑制造商都可获得的新型操作系统,这种“开放式结构”政策鼓励第三方来开发与IBM兼容的软件。同时,苹果电脑仍然保持了技术卓越的系统所有权。然而,在两个互不兼容的操作系统世界里,IBM的强大实力削弱了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1983年,IBM在微电脑市场中享有42%的份额,毛利高达25%。
进入克隆时代
即便是IBM也未能满足企业对微电脑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销售额从0上升到了40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来自IBM兼容机的制造商。这些兼容机制造商中著名的有位于德州的康柏(Compaq),它在短短的5年之内就和IBM与苹果电脑共同成为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框剪结构高层办公楼施工技术措施基坑支护工程.doc
- 框式绞线机生产风能电缆用同心复绞导体的尝试.doc
- 框架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框架制造工艺及检验标准.doc
- 框架剪力墙超强分析.doc
- 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的特点.doc
- 框架协议格式样本.doc
- 框架基础知识.doc
- 框架填充墙砌筑施工方案.doc
- 框架工程施工方案.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