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孙启鸣
天津理工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PAGE 15
第一章 绪论
1.1温度检测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外工业的日益发展,温度检测技术也不断地进步,目前的温度检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温度计大致分成三大类:
(1)玻璃温度计,它是利用玻璃感温包内的测温物质(水银、酒精、甲苯、煤油等)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
(2)双金属温度计,它是采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牢固粘合在一起制成的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当温度变化时,一端固定的双金属片,由于两种金属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弯曲,自由端的位移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指示出相应温度;
(3)压力式温度计,它是由感温物质(氮气、水银、二甲苯、甲苯、甘油和低沸点液体如氯甲烷、氯乙烷等)随温度变化,压力发生相应变化,用弹簧管压力表测出它的压力值,经换算得出被测物质的温度值。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利用此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主要是热电偶。热电偶发展较早,比较成熟,至今仍为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元件。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热惯性小等特点。常用的热电偶有以下几种:
(1)镍铬一镍硅,型号为WRN,分度号为K,测温范围0-900 0C,短期可测1200 0C。
(2)镍铬一康铜,型号为WRK,分度号为F,测温范围。-600 0C,短期可测800 ℃
(3)铂锗一铂,型号为WRP,分度号为S,在1300℃以下的温度可长期使用,短期可测1600 0C
(4)铂锗30一铂锗6,型号为WRR,分度号为B,测温范围300-16000C,短期可测1800 0C。
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用此技术制成的温度计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
(1)电阻测温元件,它是利用感温元件(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将电阻的变化值用显示仪表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测温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有铂热电阻(分度号为Pt100, Pt10两种)和铜热电阻(分度号有Cu50, Cu100 两种)。
(2)导体测温元件,它与热电阻的温阻特性刚好相反,即有很大副温度系数,也就是说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他们的关系为[1]:
(1.1)
式中
——在温度 (K)时的电阻值(Ω)
——在温度(K) 时的电阻值(Ω)
——自然对数的底,等于2.781……
——常数,其值与半导体材料的成分和制作方法有关。
(3)陶瓷热敏元件
它的实质是利用半导体电阻的正温特性,用半导体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热敏元件,常称为PCT或NCI热敏元件。PCT热敏元件分为突变型及缓变型二类。突变型PCT,元件的温阻特性是当温度达到顶点时,它的阻值突然变大,有限流功能,多数用于保护电器。缓变型PCT元件的温阻特性基本上随温度升高阻值慢慢增大,起温度补偿作用。NCT元件特性与PCT元件的突变特性刚好相反,即随温度升高,它的阻值减小。
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辐射测温在近年相对其他的测温领域显得活跃些,热辐射高温计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色辐射高温计,一般称光学高温计;另一种是全辐射高温计,它的原理是物体受热辐射后,视物体本身的性质,能将其吸收、透过或反射。而受热物体放出的辐射能的多少,与它的温度有一定的关系。热辐射式高温计就是根据这种热辐射原理制成的。
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声学法温度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对炉内的烟气温度测量值和火焰分布在线检测,判断炉的燃烧状况,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声学温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声波传感器间的声波传播时间以最小二乘原理重建温度的测量方法。
6.利用红外测技术温
红外测温技术是通过检测物体表面能量来检测物体温度的。
1.2温度检测基本技术
近年来,在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多种新的检测原理与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新一代温度检测元件正在不断出现和完善化。
1.晶体管温度检测元件
半导体温度检测元件是具有代表性的温度检测元件。半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比金属大 1-2个数量级,二级管和三极管的PN结电压、电容对温度灵敏度很高。基于上述测温原理已研制了各种温度检测元件。
2.集成电路温度检测元件
利用硅晶体管基极一发射极间电压与温度关系(即半导体PN结的温度特性)进行温度检测,并把测温、激励、信号处理电路和放大电路集成一体,封装于小型管壳内,即构成了集成电路温度检测元件。目前,国内外也进行了生产。
3.核磁共振温度检测器
所谓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具有核自旋的物质置于静磁场中时,当与静磁场垂直方向加以电磁波,会发生对某频率电磁的吸收现象。利用共振吸收频率随温度上升而减少的原理研制成的温度检测器,称为核磁共振温度检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