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风基于风环境问题的生态摩天楼
梳风——基于风环境问题的生态摩天楼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银行摩天楼综合体设计
同济大学 建筑学 本科四年级 数字化概念摩天楼课程设计(8.5周)
学生:龚思宁 学号:050380
指导老师:孙澄宇
WindComb: Aerodynamic-Based and Ecology Skyscraper
Shanghai Lujiazui Trading Zone Bank Skyscraper Complex Design
Digital Design Studio for Conceptual Skyscraper (B. Arch. 8.5 weeks)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tudent:Sining GONG ID:050380
Supervisor:dr. Chengyu SUN
设计说明
2009年4月
“We disolve the dichotomy between building and city, circulation and habitation, structure and ski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ity by combining programmatic, urban, enviromental technology aspects of designing, building and living tall.”
——Neri Oxman,A Lofty Index:The Skyscraper in the Age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对未来城市需求的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张与土地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城市空间竖向发展。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量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比如高能耗,阳光遮挡等,其中风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高大密集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的通风、自净能力,加剧了在低风速条件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另一方面在风速较大时,高大建筑周围会产生局地强风,影响到行人的舒适与安全,引出行人风环境(Pedestrian Level Wind Environment)问题——城市中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群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产生伤害,产生行人风环境问题。
高层风的形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建筑高度及体量造成建筑风影,对下风向建筑及室外空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气流在高层建筑上部受阻,转而顺建筑表面向下运动,到达建筑底部,与地面水平向气流混合,底部空间风环境复杂化;第三,群体建筑空间规模及布局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成狭管流,角流、穿堂风以及阻塞、尾流等效应,导致局部风速过大、过强,不利于街道上行人活动。
什么样的摩天楼能够使城市的风环境更加美好?
设计概念说明
概念形成
我们的基地陆家嘴中心绿地附近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不良风环境场所。中心绿地无人问津,街道风大人少,都是高层建筑导致的风灾。位于绿地西北面,东北边和东南面的高层建筑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北边的一排超高层银行办公建筑,冬季盛行西北风穿过建筑夹缝中产生的加速气流和从高层侧面剥离下沉的气流汇集到行人高度上,形成高楼风,夏季又因为并排的建筑群体形成挡风墙,导致气流在建筑基座处形成复杂的湍流,阻碍了城市的通风换气,却在局部形成令人不适的强下沉气流。
城市中的风如同长发,需要细致的梳理才能柔顺,摩天楼能否成为风之梳? 如果以城市为母体,摩天楼就是地面上的梳齿;而建筑上的梳齿又是什么?
本设计试图针对银行摩天楼,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分析和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参数的选择寻求一个全新的建筑解决方案。新方案将利用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知识和生态技术,通过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形态的调整和细部构造设计解决建筑的风环境问题,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生态能源 ,同时在功能和视觉上完善建筑自下而上的内外环境 ,还市民一个宜人的绿地公园和底层街道空间。
现状分析:
风力的增加是风速的平方,一栋超高层使风速增加了4倍,行人受到的风力就可能是16倍
蒲氏风速等级指标
1级 无风 1.5
2级 轻风 1.6~3.3
3级 微风 3.4~5.4
4级 和风 5.5~7.9
5级 清风 8.0~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