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手机辐射值排名--辐射有高低
手机辐射值排名--辐射有高低
对于手机是否致癌,此前主流的看法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但是,世界卫生 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评估性报告称,“手机可能是致癌的”,这是目前手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领域中最权威的评估报告,不过,这只是一份非结论性的评估,却引起了无线电制造业的嘲笑,也让这些年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再次升级。
5月24日至31日,法国里昂,来自14个国家的31名科学家聚集在归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会议室里,对多年来科学界所做的手机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行评估。
5月31日,工作组首席科学家乔纳森·斯密德发表声明说,从目前收集的证据可以得出结论———手机可能带有某些致癌风险。
科学家们最终把手机使用列入了“可能致癌”的分类中。这个分类意味着,有一些证据显示其会导致人体癌症,但远未到“总结性”的程度,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IARC将致癌物分为五类,除了“可能致癌”之外,还包括致癌、很可能致癌、未知、很可能不致癌。其中,吸烟和二手烟都被列入“肯定致癌”,“很可能致癌”包括生产艺术玻璃和常用电吹风的理发师等职业行为,使用手机所属的“可能致癌”就排在其后。
本次的评估报告将在7月1日的《柳叶刀肿瘤学》上刊登。
结论如何产生?
评估报告凝聚十年研究
虽然世卫组织第一次做出使用手机可能致癌的结论,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非头一次。
一年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完成了一项花费2500万美元,历时十年的研究。期间,全球科学家们对13个国家的2708位神经胶质瘤患者(一种脑 癌)和2409位脑膜炎患者早先的行为进行了采访,并设置了控制组,该研究总结认为,“总的来说,没有看到手机使用与这两种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但同 时表明:“因偏差和误差的局限,我们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分析。”
为此,IARC决定,组织专家组对手机和致癌风险领域的所有科学研究进行评估。
于是,专家组对几百份有关人体癌症、实验动物癌症等相关科学研究进行了审阅、评估,最终得出结论:暴露在手机等无线设备的电磁辐射中,可能会对健康造成长远 影响,特别是癌症风险有可能增加。因为使用手机的人非常多,且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因此这有可能成为公共健康问题。
虽然科学家们强调,手机引起的神经胶质瘤、听神经瘤的证据还较为“有限”,也没有足够证据得出手机会引起其他类型癌症的确论,但总体而言,手机使用是“有可能引发癌症风险”的。
科学家此次没有将手机引起的癌症风险定量,不过,他们提到,根据此前一份研究,在过去的十年中每天平均使用手机半小时的人,神经胶质瘤出现的几率会增加40%。
结论是否可信?
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
IARC是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但这份评估报告的推出却遭到了一些组织的反对。国际无线联合会在一份声明中讽刺说,这家世卫组织机构“做了无数的评估,在过去还给腌菜和咖啡做出过类似的结论呢。”
在IARC的分类中,腌菜和咖啡属于“可能致癌”,这的确引起争议。有证据显示,咖啡可能与大肠癌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显示咖啡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可能。而对腌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反对者认为,这一研究只基于观察数据,没有采用科学的控制组对比。
国际无线联合会还表示,目前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手机致癌”,“即使存在偏差和其他数据误差,目前其数据研究的证据依然是有限的。”
这家工业机构还称,IARC并未做出任何新的研究,完全只是对过去已发表研究的评估。该机构还提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都曾作出表态,称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使用手机与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联。
针对这些反对声音,也有人在为IARC辩护,“争论还会继续下去,”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工程专家亨利·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份 相关声明,告诉人们应该小心此类辐射。这群专家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一些是很令人尊重的研究者。如果有人说,这组专家组不够好,那我不知道还应该听谁的。”
争论因何而起?
手机辐射损伤兔子DNA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手机用户已经飙升到50亿,而手机使用与致癌关系的研究也在近些年成为医学领域争议的焦点。
电磁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高射频)和非电离辐射(低射频)两种,前者带有致癌风险,如X射线等,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后者会引发癌症,手机发射的就属于这种低频率的非电离辐射。
很多科学家认为,手机辐射其能量波过弱,不会破坏化学键或令DNA受损,引发癌症,并且反复强调,有关非电离辐射会导致癌症的化学机制至今仍是谜。
动物实验曾经显示,手机辐射会导致兔子及其后代的DNA损伤,但如同去年IRAC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