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燕窝专业知识
燕窝的由来
燕窝的由来
燕窝是东南亚特有的金丝燕用唾液筑成的巢窝。
关于燕窝的由来,早在明代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就已有较详细的叙述:“闽之远海近番处,有燕名金丝者。首尾似燕而甚小,毛如金丝。临卵育子时群飞进汐砂有石处,啄蚕螺食,有询海商,闻之土番云,蚕螺背上肉有两肋如枫蚕丝,坚洁而白,食之可补虚损,已劳痢。故此燕食之,肉化而肋不化,并津液呕出,结为小窝附石上。久之,与小雏鼓翼而飞,海人依时拾之,故曰燕窝。”
李时珍简介: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万历二十一年),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总结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具备了初期植物形态分类学内容的伟大著作。
金丝燕与家燕的区别
金丝燕 金丝燕属留鸟,燕雨科。可以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具有回声定位能力。喜欢群居在大海岛屿的悬崖壁间。体形比家燕小,成年金丝燕的体长仅约8——10厘米,上体暗褐色的羽毛中有金丝光泽,下体灰白。
家 燕 家燕属候鸟。夏天多在屋檐或树洞中做窝,冬天迁往南方。上体纯属蓝绿色,下体白色无斑纹,微带棕色。颏喉及上胸为栗红色,其下为黑色颈圈。
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做窝,只不过家燕做窝是用泥土、干草和口中少量的唾液胶粘而成,这种窝没有营养价值,无人问津。金丝燕做窝主要是用唾液,筑窝育雏无比顽强,它将唾液自然凝结起来,这就是被称为东方珍品的燕窝。
金丝燕巢(每年的3、5、8月都是采燕时机)
金丝燕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12月——4月,此时金丝燕喉部的粘液腺非常发达,所含的营养成份较高,所以每年12月——4月份期间所采摘的燕窝品质最佳。
通常燕窝的采摘是每年三季:金丝燕第一次筑的窝纯系唾液凝固而成,雪白鲜嫩,称之为“白燕窝”,是正宗上品!如果金丝燕第一次筑的窝被猎户盗走,金丝燕会毫不犹豫地重造,但是此时雏燕产期临近,第二次筑巢匆忙赶工, 啄下自己身上的羽毛,混以唾液草率筑成,第二次筑的窝在品质上不及“白燕窝”;如果金丝燕第二次巢的窝,仍被猎户盗走,为了传宗接代,勤劳的金丝燕只好第三次赶筑爱巢,但此时,它们的唾液和羽毛少得可怜,只得衔来海藻和其它植物纤维,混以少量的唾液草草成窝,此时的窝已没有多少经济价值,当地人会保留此窝,让金丝燕饲养小燕,直到金丝燕不需要燕巢时,才会将之采下。注:金丝燕筑一个窝的平均时长约15天。
燕窝的历史
郑和下西洋
郑和简介:郑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1382年元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作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为朱棣的近侍。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郑姓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当时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懂航海,又担任内宫大太监,因此,明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率船队出海。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八珍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应该说中国历代“八珍”的内容各不相同。
(一)周代八珍。其一,《礼记·内侧》所列: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糖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网油烤狗肝)八种食品(或者认为是八种烹调法)。其二,“珍用八物”:是指牛、羊、麋、鹿、豕、狗、狼。
(二)元代八珍。迤北八珍(又称蒙古八珍或北八珍)。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迤北八珍是醍醐(精制奶酪)、沆(有人认为是马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