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初中化学探究课题的发掘途径和方法已修改
论初中化学探究课题的发掘途径和方法
孙旭1 黄新阶2
(1湖北省教研室 湖北 武汉 430060;
2湖北赤壁市实验中学 湖北 赤壁 437300)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探究教学是以化学问题为载体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探究教学之前,必需选择有价值的探究课题。何为有价值的探究课题?探究课题又有何特点?怎样发掘、设计有价值的探究课题?本文就此类问题谈些疏漏之见。
一、何为有价值的探究课题?
从操作层面上讲,探究化学探究课题需要采用假设、实验、观察、调查、模拟、文献研究、技术设计、实证等基本方法。课题通常涉及中学化学概念、理论和实验等问题。有价值的初中化学探究课题具备以下五个特点:①课题精。有代表性,能给学生以启迪和示范;②课题活。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重组和优化;③课题实。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浅显、太难或纯记忆性的问题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收获;④课题新。课题呈现方式或内容新颖,学生感兴趣;⑤课题小。容量太大的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很可能半途而废。
二、选择探究课题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内容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而不是臆造的,要求实验原理准确,方案科学,操作程序合理,
2.可行性。必须是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3.创造性。用有创造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安全性。防污染、防爆炸、防伤害,杜绝人身伤害事故,避免实验仪器损坏等。
5.趣味性。用有实际价值和生活情趣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愉悦教学情景。
三、发掘探究课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探究课题的发掘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从生活题材中提炼。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留心身边的生活现象,把教学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生活领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将为课题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精心发掘它,合理利用它,会有豁然开朗,目不暇接,别有洞天之感。
案例1 设计实验检验牙膏、钙片、蛋壳、墨鱼骨中的碳酸钙;验证啤酒、雪碧饮料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不同的方法鉴别厨房中面碱(Na2CO3)和食盐;除保温水瓶、水壶中的水垢;测定洗发剂、护发剂、水果汁液酸碱度;检验旺旺雪饼中的干燥剂及膨化食品充气包装中气体的化学成分;测定教室中二氧化碳浓度;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衣物去污;鉴别衣物面料;怎样判断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威胁进入其中的人的生命?氧立得制氧的奥秘;用日用品自制气体发生器;竹子里有什么?自制汽水、固体酒精和保暖袋等等。探究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会兴趣盎然。
2、从化学史料中寻找。
化学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宝库。以化学史料为素材提炼设计成探究案例,不仅可以再现科学家探究化学奥秘的艰辛过程,把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展现出来,还能使学生对知识,特别是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
案例2 探究原子结构。在介绍原子结构时,教师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在此前提下,教师提问:这种结构是怎么知道的呢?
背景材料: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学生分析: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大部分a粒子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着较大的空间;少部分a粒发生偏转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的粒子;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了原子内部存在体积小但质量大的粒子---原子核。至此学生形成原子模型表象。这既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受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3、从教科书中挖掘。
教科书是教师最熟悉也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初中教材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课题,把这些课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是我们的切入点。在钻研教材中发现问题,引伸问题,把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和论证,这是我们发掘探究课题的重要途径。
案例3 用多种方法证明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发生了反应。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通常用指示剂变色判断反应终点。怎样用变换信息输出、逻辑推理等方法判断该反应发生情况?教师启发:如果两者发生了反应,盐酸和NaOH都会变少,直至全部耗完,且生成新物质NaCl,若从检测混合液中有无盐酸、有无NaOH及有无NaCl即可确认反应是否发生。检验盐酸应从酸的5条通性入手,选择典型试剂(镁带、锈铁钉、碳酸盐如Na2CO3、Cu(OH)2等难溶性碱)和简单操作方法。检测Na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