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申论时政讲义
1.【背景链接】“贵州15岁学生被同学围殴致死”、“江西永新县初中生围殴一女生,脚踹掌掴逼下跪”、“安徽阜阳一中学生玩手机被没收,喊人围殴老师”……近段时间,中学生恶性施暴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国内法律对此类事件判得太轻,违法成本太低,导致类似案件层出不穷”的声音也日渐响亮。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日本,2015年颁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经遭遇校园欺凌。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小学校中的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趋高,暴力程度有所增加,通过各类媒介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深度解析】[原因分析]毋庸讳言,价值观错位、个人主义至上、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让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这也凸显了家庭、学校与社会法制教育之殇。然而,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要症结可能在于如下几方面:一是社会暴力事件误导。当今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早已不同往昔,社会上各种暴力行为、血腥画面充斥荧屏,给青少年作出了错误引导,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发生扭曲,无法正确辨别是非,反以所谓的“暴力美学”作为自己犯罪的借口。二是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目前,许多学校和家庭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业率,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忽视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学生认为法制教育可有可无。三是法制教育资源有限。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教师主要是由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或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四是法制教育模式僵化。现阶段的法制教育存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相对分离的状态,三方均局限于自身的教育层面,没有形成一个动态统一的具有互补共建功效的横向法制教育网络。五是法律法规落实缺位。在对施暴人员的惩罚过程中,由于很多施暴者尚属未成年阶段,只能以教育批评为主,惩罚措施不好把握,法律法规不能起到适当惩恶的作用,施暴者犯罪成本较低,甚至会导致被伤害者遭到二次伤害。[对策措施]第一,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借鉴先进经验,及时出台、修改相关的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明确界定需纳入法律管理的校园暴力,包括动手打人、推搡、拘禁、围攻谩骂、强迫拍摄不雅照片、网络暴力等;依照成年人刑事犯罪标准惩处施暴者;将犯罪记录计入信用档案,有这类犯罪记录的人员终身不得担任教师、公职人员。第二,要切实增强对施暴行为的惩处,迫使施暴者及其家长、所属学校一并承担责任,才能遏制暴力冲动,促使学生依照正常的沟通方式解决校园竞争和人际纠纷问题。第三,教师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并在化解校园暴力中起好主导作用,如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开展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尽可能减少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校园暴力。学校也要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处于青春期的自己,坦然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提高应对人际冲突的能力。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释放个性和才能的舞台,有快乐的感受,体验到同伴互敬互爱的好处。2.【背景链接】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某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悲痛之余,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接着想办法处理债务。【标准表述】[辩证看待校园网贷现象]“校园网贷”进入高校并迅速发展,虽然给大学生消费和理财开辟了新路径,帮助一些大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但野蛮生长的校园网贷也让个别学生陷入重重危机。第一,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校园网贷”推崇的是超前消费和贷款提前使用,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大学生便会陷入连环债务之中。第二,在不少“校园网贷”中,高利息陷阱都隐藏其中,大学生一旦沾染,很容易陷入“利滚利”的怪圈不可自拔,而大部分贷款公司往往采取追索、威逼、上门要账、盯梢甚至是违法逼债等行为,大学生顾于脸面和学业往往忍气吞声,久而久之成为高利贷的牺牲品,付出惨痛的代价。第三,“校园网贷”的出现,尤其是不良放贷行为向高校侵袭后,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正常生活,不仅恶化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会引发还债者铤而走险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原因分析]个别大学生身陷“校园网贷”的主要原因,除了大学生本人消费理念、理财观念的不到位之外,还与高校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有关。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少了必要的沟通和干预。加之国内大学生从小缺乏必要的金钱观的培养,难免陷入网贷陷阱。[参考对策]针对大学生身陷“校园网贷”悲剧的滋生原因,中公驾驭专家认为,我们必须针对施策,科学干预。第一,对于学校来讲和个人来讲,要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高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改变传统的放养式管理,既要尊重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0届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复习第十一部分《概率与统计初步》基础知识点归.pdf VIP
- 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思想史).doc VIP
- 《农产品低温保鲜技术》课件.ppt VIP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中药调剂的概念、起源与发展.pptx VIP
- 灾害心理:心理准备量表修订与信效度检验.docx VIP
- 化学工艺学烃类热裂解.pptx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农机液压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放射技师考试考试练习题资料.docx VIP
- 20211125【IT规划】神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化总体IT规划-应用架构_v2.3_FINAL.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