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旋风分离技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固旋风分离技术研究

气固旋风分离技术研究 引言: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依靠气流旋转,利用离心力达到气固两相分离的装置。旋风分离器的应用迄今为止已有一个多世纪,是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烟尘净化设备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固分离设备,旋风分离器在石油化工、煤炭发电和环境保护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其为代表的各类除尘设备己经成为防治我国大气污染的主力军,在消除大气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旋风分离技术概况 早在一百多年前牛顿和斯托克斯的著作中就已确立了现代工业用旋风分离器分离的物理原理,为分析流体运动中颗粒的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886年O.Morse获得了旋风分离器的第一个专利以来,旋风分离技术一直得到不断的发展。 在最初的阶段,由于粗略地认为旋风器的机理只是简单地利用了离心力把粉尘甩向圆筒壁而己,未能深入研究气流运动规律,对于分离器的性能和机理没有一个理性认识,使得旋风分离器能分离的最小粒径一直徘徊在40-60 um之间。其间,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1910年现代流体力学创始人—Prandtl对升气管出口加上导流叶片,从而使流体阻力损失有所降低。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到六十年代,人们广泛地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科学试验。1928年Prockact首次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流场测定研究。此后,不少科研单位或个人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理论分析。有些是关于流场的测定,其中以荷兰人Ter Linden在1949年所做的测定工作最为突出。有些是关于旋风分离器的除尘效率与压力损失、结构形式、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认识到了一些影响压力损失和分离效率的因素,如气流进口速度、温度、粉尘颗粒的密度、分散度、气流的粘度、分离器结构形式及尺寸的比例。对旋风分离器大量的实验研究,推动了其飞速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旋风分离器有了新的发展,将旋风分离器的目标锁定在提高超微颗粒的分离效率上。人们在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及浓度场进行大量测试的基础上,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形式及除尘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就为旋风分离器捕集微细颗粒打下了理论基础。196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科研机构发现,如果把旋风分离器捕集分离的空间移到旋源叠加的流场内,则除尘器的捕集分离能力将会大为增加,因而研制成功一种称为DSE的旋风分离器。它能捕集分离0.4um的颗粒。1975年德国一些科研单位把这些无量纲量编成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进行研究。鉴于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湍流流场,而在近壁处有一层流底层,1979年Leith与Licht类比电力除尘器的分离机理,提出了湍流混渗边界层分离理论,并给出相应的分级效率计算公式。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旋涡——准自由涡与强制涡及流向相反的源流或汇流叠加起来的流场,两种旋涡大致以内筒芯管的延长面的圆筒面为分界面。在分界面以外为准自由涡流动与汇流的叠加,而分界面以内是强制涡与源流的叠加。而旋风分离器的除尘作用是在准自由涡和汇流叠加的流场内进行的,这对捕集分离不很理想。七十年代以后,各种利用强制涡和源流叠加的流场为除尘空间的旋风分离器陆续研制出来。如英国的Collection,日本的Jelclone及Rotclone等等。 2. 旋风分离机理研究 旋风分离器内的气流和颗粒运动是非常复杂,还没有能准确地反映各种影响因素的分离理论,于是,各国研究人员不得不作出各种简化假设,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衡轨道模型 将升气管向下延伸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形成一个假想的圆柱面CS,假设所有气体速度分量沿整个圆柱面CS为常量,平衡轨道模型是对处于CS面上的旋转颗粒建立力的平衡得到的,即在此圆柱面上的旋转颗粒同时受到向外的离心力与向内流动的气流阻力,两力之间形成平衡。粒径较大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旋风分离器壁运动被捕集;粒径较小的颗粒则被带入升气管而逃逸,处于平衡位置的颗粒的粒径就是旋风分离器的切割粒径。Barth在1956年提出的模型是最早的平衡轨道模型,他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用曲线方程”,并用图形来表示。后来Dirgo和Leith用函数拟合了这个曲线。Licht认为如果旋风分离器中所有未被捕集的颗粒均趋于全返混,则可以用这个函数式来计算分级效率。 (2)停留时间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颗粒向器壁的移动,而忽略向内流动气体速度的影响。停留时间模型假设颗粒在旋风分离器内部又足够的停留时间使颗粒径向运动到器壁,并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被捕集。最初的停留时间模型使由Rosin等人在1932年提出来的。他们将从旋风分离器入口的某一径向位置进入的颗粒径向到达器壁所需要的有效时间和实际的有效时间进行对比,把颗粒到达分离器底部之前径向运动的距离等于整个入口宽度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