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一、关于词的常识
产生时间: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
名 称:“曲子词”(曲词、曲子) “诗余”、“长短句”、“琴趣”、“ 乐府”
词 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天净沙 秋思》《沁园春 长沙》。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二、分 类
按长短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片数分:单调、双调、三调
三、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浑厚。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 赤壁怀古》
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作柳永、秦观、李清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
四、题目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标题。
五、作者介绍
(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
七、朗读课文
八、听课文朗读,完成:
1、扫清文字障碍。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九、1、字词积累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本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十、诵读、疏通、理解、研讨: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立、看、怅、问、忆
(2)“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看”统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
(3)上阕主要写什么内容?与下阕有何关系?
写生机勃勃的深秋景物,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4)上阙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5)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也就是革命领导权问题。
(6)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那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7)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
(8)“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也就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
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9)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突出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10)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
侧重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
(11)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