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1.15高二语文《六国论》供参习
六国论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培养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的能力;
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了解宋代散文和作者。
导读并分析第1、2段。
【内容及步骤】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散”为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漫杂乱,而是指或整或散,或缓或急,自然从容、姿态横生。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气脉”又称“文气”,是贯注作品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文气贯注,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学法: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反复诵读。??? 结合学案第五单元指导。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两文都是随着情感和思绪的流动,把恳挚的亲情、友情与一些琐事夹杂在一起叙述,四篇文章虽然有偏重于议论或偏重于抒情的不同,但都是情理兼用。 《六国论》借古论今,在秦与六国之间,恶秦而亲六国;对六国又是责之复哀之,从而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教学中可以此为例,指导学生领悟本文的“气脉”。 《伶官传序》回顾后唐庄宗从取得成功到迅速转为失败的过程,总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感慨良多,虽议论而同时有很强的抒情性。 《祭十二郎文》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 《文与可》,围绕画竹,结构全篇,阐发绘画理论与缅怀悼念文与可紧密结合在一起,情理兼用的特征更为明显。 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中最有名的四家:韩柳欧苏。“韩如海, 柳如泉, 欧如澜, 苏如潮”。 海:广阔而浑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
已学过作品:韩愈《师说》、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赤壁赋》、
苏洵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洵(1009--1066),大器晚成的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三字经》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颇喜言兵”。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导入
关于秦与六国: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六王毕,四海一”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赂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
提出背景:宋朝建国后,采取“虚外实内”的政策,调集重兵驻守京城,造成了边关空虚。契丹(辽)、西夏乘虚而入,屡犯边疆。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3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以物供敌,以钱富敌,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本文是篇论史的文章。但其本意并不在悲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借古喻今,针砭时政。
四、听读课文。
正音。
五、疏通文字
【注评】
六国破灭, 破灭:灭亡。○开篇即扣文题。 非兵不利, 兵:武器。 战不善,弊在赂(lù)秦。? 赂秦:贿赂秦国。此处指割地求和。语出贾谊《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之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立论突兀精当,语言简洁精警,“赂”字总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 PC概念、方法专用课件.ppt
- 10 嫦娥奔月qqt专用课件.ppt
- 10 控制专用课件.ppt
- 10 第10章(常见疾病防治)专用课件.ppt
- 10 管道维护与修理专用课件.ppt
- 10 轮椅上的霍金专用课件.ppt
- 10-11上学期高一物理:3.2《弹力》测试(沪科版必修1)供参习.doc
- 10 北京专用课件.ppt
- 10-11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第5-6节 新人教版选修3-1供参习.doc
- 10-12月 宝宝辅食供参习.doc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最近下载
- 实习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热点03 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追踪命题预测.pptx VIP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与管理.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pptx VIP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pptx VIP
- 绵阳燃气招聘面试题型及答案.pdf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GB 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4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