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助听器选配用处方公式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听器选配用处方公式 解放军总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 郗 昕 发展处方公式的思路 基于纯音听阈 ?增益原则 对感音神经性聋,所需增益的增长比例是听阈的一半 基于最舒适级(MCL) MCL不易测量,一般由(HTL+UCL)/2估算 两者从本质上是一致的:使放大后的声音处于患者的最舒适级. 确定处方公式的原则 增益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关 频响与听力图形状有关,也与言语频谱有关 佩戴助听器的最大目的是人际语言交流 低频信号的放大适当降低 最大声输出应远大于听阈,但不超过不舒适阈 处方公式中的增益值均为介入增益或功能性增益 处方公式的历史与现状 处方公式的提出已经有50年了,真耳分析仪出现前,需在声场中反复测算功能性增益,烦琐,没有得到普及. 80年代真耳分析的出现,使得处方公式的研究重新升温 数字处理助听器的快速发展,使得助听器的测量标准滞后,新型真耳分析仪尚待时日 某些新型助听器,具有真耳原位测听功能 几种线性助听器处方公式 Berger NAL (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y) NAL 1986 NAL RP POGO POGO1, 1983 POGO2, 1987 Libby Keller Berger 最早被认可的,基于1/2增益原则 对传导性或混合性聋,附加增益因子(HTLAC-HTLBC)/5 保留增益=10 dB 饱和声压级 最大可允许饱和声压级 最小的理想饱和声压级 Berger: 饱和声压级 NAL 1976年,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 Byrne等, ?增益原则基础上,着重使言语频率范围的声音处于舒适级 1986年,Byrne和Dillon修正,某一特定频率处的真耳增益,与500-2000Hz间的听阈有了关联 1991,NAL RP.,增加了一个深度聋校正因子. 后又单独发表了MPO计算公式. NAL: 真耳增益 NAL 保留增益:15dB 为预选助听器时的方便,针对BTE、ITE、盒式助听器,分别给出了在2ml耦合腔(required 2cc coupler gain, RCG)和耳模拟器(required ear simulator gain)中的增益值。 传导性听力损失,在原有RREG的基础上,再增加相当于1/4气骨导差的增益值。 对2000Hz处听力损失大于95dBHL的深度聋,增加一个校正因子(Profound correction, PC) 对深度聋的校正因子 NAL 给出了助听后所应达到的声场听阈(Required aided threshold,RAT),在没有真耳分析仪的情况下,可用功能性增益与之比较。 最大功率输出(maximum power output, MPO) POGO Prescription of gain and output 1983年,美国犹它州大学McCandless和丹麦Oticon公司的Lyregaard首先介绍,与Berger公式差别不大,称为POGO 1,仅适用于感音神经性聋。 保留增益为10dB,MPO=(UCL500+UCL1K+UCL2K)/3 1987年,POGO 2对65dB的听力损失,给予了更多的补偿。 给出了转换到2cc耦合腔时的修正系数。 POGO Libby公式 Libby 分析1000例成功使用助听器的患者真耳数据 给出了转换到2cc耦合腔时的修正系数. 保留增益=15 传导性聋,补加修正值=气骨导差/4,但最多不超过8dB 双耳选配,各频率IG均降低3dB Keller 德国广为使用 理论依据:放大后声音处于MCL MCL由听阈和不舒适阈UCL决定 主要观点: MCL位于UCL和HTL之间上2/3动态范围 正常人MCL由75方等响曲线代表 患者与正常人MCL之差,即为IG 对900-2800Hz,额外增益12dB 保留增益=10 dB Keller 非线性放大助听器的处方公式 基于响度正常化 IHAFF (Independent hearing aid fitting forum) DSL [i/o] (Desired sensation level) Fig6 基于言语清晰度 NAL-NL1(NAL-Non Linear 1) IHAFF(助听器选配独立论坛) 由助听器行业的顶级人物组成 建立了响度增长测试方法 重振患者,响度增长快 理想的压缩比,是原响度增长线的斜率 遵循响度正常化原则,给出压缩比等参数 VIOLA (Visual input output locator algorithm) 设计了助听器验配评估问卷表APHAB (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 IHAFF:响度增长测试方法 响度分8级: 从0到7级 5个频率、强度依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