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届三练古诗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届三练古诗专用课件

诗歌鉴赏及语用题 评卷说明 7题:文言文翻译 (1)“若奉使君以还,将以付子。”二人曰:“子其行矣,是吾心也。”(“奉”“付”“是吾心也”各1分,大意2分) 译文:“我如果能奉陪使君回来,将把他托付给你们。”二人说:“你就去吧,这也是我们的心愿。” 奉:奉陪、带回、送回、护送、营救 付:托付 是吾心也:这也是我们的心愿(照顾使君正是我们的心愿) 句子大意重点看“子其行矣” (2)愿陛下无遗须臾之恩,令种有持忠入地之恨。 译文:希望陛下不要保留一点的恩泽,使第五种有抱持忠心而死的遗憾。(“遗”“入地”“恨”各1分,大意2分) 遗:保留、留下、遗留、吝惜 入地:死、忘、去世、入土 恨:遗憾 古诗阅读 第8题:感知景物,把握意境 诗的一、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5分) 参考答案:诗的一、二联描写了塞北春天阴冷、萧瑟、荒凉的景象。关河辽远,黄沙漫漫,阴风呼啸,弱柳歪斜,花瓣被寒露打湿,蜂蝶全不见踪影,暗云覆压着荒野,乌鸦躲藏在草间。(共5分,总括景象特点2分,描述景象3分) 这是一道常规题,诗句也较通俗易懂,学生作答情况比较好,主要看诗句的解读和答案的表述情况。阅卷时有两点需要重点关注: 一看有无对景象特点的总括,以及概括是否准确。用词意思对即可,如阴冷、萧瑟、荒寒、荒凉、恐怖、压抑、恶劣等,一般用两个词表述。 二看对诗句的理解是否到位,对景物的描写是否准确。若缺乏解读或理解有误,酌情扣分。如“云层中藏着乌鸦”,便属于误读诗句。 示例:关河高远,却绕黄沙,阴风吹拂,却塞柳斜,花开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却藏乌鸦的景象。 暴露问题:答案规范性、有效性还待提高。 (一)、先描述后总括,不如先总括后描述。 (二)、机械套用分点作答形式,显得生硬重复。 示例:①描写塞外阴风吹散黄沙,漫天飞舞,花开带着寒露,没有蝴蝶嬉戏的孤寂、凄凉的景象。②关外的河流绕过黄沙流向远方,阴风中边塞的柳枝吹斜,写出塞外的荒凉与恶劣的景象。③春天已经来到,花已开放,却仍带着寒露,没有蝴蝶飞舞,草已茂盛,乌云密布,远处有几只乌鸦,写出孤寂、荒凉的景象。 第9题:考查如何抒情。 第三联中诗人乡愁的深沉浓重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对此进行分析。(6分) 需要注意,题目不是问“诗人的思乡之情是如何表现的”,而是问“乡愁的深沉浓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话,仅答出手法是不够的,更要紧的是答出该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示例:第三联第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诗人乡愁的深沉浓重。化无形为有形,将乡愁比作大海,突出愁像海一样无边,形容愁的深重。 答“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不得分。 “酒薄难将梦到家 ” 这一句实际上写出了诗人的三重期望和三层落空:期望现实中归家而不能;期望梦中归家而梦易醒;期望借助酒力入梦,而酒薄难梦。这样层层深入,层层衬托,写出了愁情的无以复加。因此分析这一句只笼统地答“以酒衬愁”是不够的,要通过解读诗句来分析愁情的层层深入,凝练深沉。 参考答案:第三联第一句说自己愁情如海,穷尽诗句也无法表达,凸显了愁之深之多;第二句说自己被拘异国,盼望梦中能归家,/怎奈夜不能寐,只好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力微薄,梦中尚未到家,却已酒消人醒,诗句曲折有致层层翻奇,把诗人的家国之思表现得深沉感人。(6分) 细则:分析第一句2分,抓住“诗穷难写”和“愁如海”两点,答衬托、比喻也可,但必须有分析。 分析第二句4分,要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诗人归梦难圆和愁情的无以排遣。分析“梦”和“酒”的衬托效果也可,视具体情况判分。 表现出的问题: 1、审题不细致。忽视题目的重心“乡愁的深沉浓重如何体现”。 2、读诗不深入。古诗言约意丰,需要咀嚼品味,深入理解,不能浅尝辄止,泛泛而谈。 语用题 全国新课标卷的题型和结构保持着超稳定状态,惟有16题年年在变化,让人捉摸不定。对此我们要立足于全面准备,消除备考盲点。因此,除压缩、扩展、简明、得体、图表、长短句外,还有哪些考点或题型未复习到,或者学生的掌握还有欠缺,要尽快补上,要打有准备之仗。另外要提高学生应对新题型的能力。近年出过的近义词辨析、虚词使用、补写填空等都曾让人措手不及。 16题:以“情境写话”的形式考查“整句的运用”。 看倡议内容是否合理有针对性: ②请客学生:拒绝啃老,摆脱请客的苦恼; ②请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理智消费; ③请客学生:传递友情,并非加入饭局一种; ①学校方面:请营造一种俭约的环境; ②请客学生:请形成一种勤俭的习惯; ③被请学生:请塑造一种节约的品质; ①学校方面:理性消费,正确对待请客; ②请客学生:量力而为,正确对待请客; ③被请学生:拒绝盲从,打破面子枷锁。 ——以上作答“针对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