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向一 中国古代政治家对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贡献
1.讲高考
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东西方的先哲
(2)命题规律
这一考向主要是从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角度进行认识和评价。从措施和意义的角度来看,一般是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农业经济;文化繁荣;抵抗入侵等角度。
例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6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4分)
2.讲基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1)完成统一大 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 (1)繁重役税
(2)严刑酷法
(3)焚书坑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唐太宗 唐朝—封建社会鼎盛期 (1)制度调整
(2)善于用人
(3)开明的民族政策
(4)开放的对外政策
(5)“贞观之治” 晚年骄奢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康熙帝 清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班禅)
(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1)设文字狱
(2)实行闭关政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
3.讲典例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6分)
【趁热打铁】(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审问)裳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闻,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树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筒=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4.讲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整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5.讲易错
【题目】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练)-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讲)-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doc
-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讲)-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专题17 考点46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ocx
- 专题17 考点47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docx
- 专题17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课时训练.docx
- 专题18 考点51 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docx
- 专题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小综合.docx
- 专题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训练.docx
- 专题18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测)-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doc
- 专题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讲)-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专题3 考点7 辛亥革命.docx
- 专题3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docx
-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时训练.docx
-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 (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原卷版).doc
-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 (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解析版).doc
- 专题3.2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原卷版).doc
- 专题3.2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解析版).doc
- 专题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解析版).doc
- 专题3.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