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解析版).docVIP

专题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02期)-2017届高三政治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文化生活)(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项选择题 1.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多年来,海峡两岸各写抗战史,各颂英雄魂。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两岸合编抗战史的呼声高涨。两岸合编抗战史有利于 ①海鲜两岸文化在和睦相处中走向同一 ②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共同续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④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名师点睛】“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区别:“弘扬”侧重于现有民族精神的“实践”,“培育”则侧重于民族精神的文化——心理之“建构”。“培育”包括现有民族精神的传播、推广、扩展和崭新民族精神的催生、萌育、发展。 2. (2017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学优仕”高三暑假一联政治试题)《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来源: ZXXK]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爱国主义,A正确且适合题意;B体现的是战友深情厚谊,C体现的是无私母爱,与爱国主义无关,均应排除;D体现的是诚实守信,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拓展】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问题的要求。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处理本民族与外来民族关系的体现。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是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天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质疑“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炒作“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叫嚣“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近段时间,网上出现不少恶搞、抹黑革命先烈、抗战英雄的谣言,混淆视听之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要(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来源:Zxxk.Com] 【名师点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1)重要性——从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看: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从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现实性——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看: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弘扬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4.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闽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中国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物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C.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D.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答案】D 【考点定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