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微课)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囚 绿 记 陆 蠡 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 绿色是希望之色,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惠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作者简介 《囚绿记》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国难当头,民生之艰,个人之困,使这个困居”孤岛“上海的有抱负的青年倍感焦灼和痛苦,于是他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托物言志﹚,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日寇的黑暗统治),去迎接光明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陆蠡 管窥蠡测 涸辙 淅沥 猗郁 揠苗助长 迁徙 瞥见 蕈菌 急不暇择 一茎枯枝 嵌着 (lǐ) (lí) (hé) (xī lì) (yī) (yà) (xǐ) (piē) (xùn jùn) (xiá) (jīng) (qiàn) 检查预习 涸辙之鱼(涸辙之鲋) : 涸,水竭;辙,车轮的迹。指的是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求助的人。 急不暇择: 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 把苗拔起,以助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了截: 明了简单 1、文章题目是“囚绿记”,这“绿”指的是什么? 3、囚绿之前和之后又写了什么? 2、文章中哪几段主要写囚绿? 整体把握 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 观绿(5—7段)欣赏常春藤,消除烦恼。 囚绿 (8—12段)文章主体,与文章标题相呼应, 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 释绿(13段)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 怀绿(14段)惦念牵挂。 5、作者选中的屋子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屋子? 屋子简陋、炎热。 原因:“我便是喜欢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这从侧面写出了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 6、作者为什么对“这一片绿影”如此倾倒?(请你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绿色是多么宝贵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希望。 7、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绿色的常春藤囚住?(请你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说明)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猗郁的年华。” 8、常春藤日渐憔损,“我”却不愿开释它,你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自私、偏执 9、文章既然写了“遇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五个层次。那么为什么题目要命名为“囚绿记”? 文章以“囚绿”来命名,实际上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系。 ”囚绿“写绿枝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这艰难的国家命运;”囚绿“表明了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后,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10、总观全文,作者仅仅是在写常春藤吗?这里的常春藤仅仅是一株有着可爱绿色的植物吗? 象征手法:以具体事物表示抽象的概念。 常春藤(绿)象征着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象征着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和自由向往的情怀,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长出了一曲绿色的生命之歌。文章通过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象征等写作手法,赋予了”绿“时代意义,赞美了”绿“永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自由的精神。 练笔 假如陆蠡在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北平公寓窗前的那一抹绿影,他会对这昔日的”绿影:说些什么呢?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当时的丑恶现实,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 写作背景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