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300万吨钼银多金属矿选矿厂尾矿干堆工程投资建设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VIP

年处理300万吨钼银多金属矿选矿厂尾矿干堆工程投资建设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处理300万吨钼银多金属矿选矿厂尾矿干堆工程投资建设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业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院 法 定 代 表 人 副 总 经 理 总 工 程 师 副 总 工 程 师 总 设 计 师 参加专业及人员名单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 项目背景 1 2 项目提出理由 1 3 厂前浓密 2 4 分级—压滤 2 5 尾矿干堆 2 6 尾矿库设计情况 3 7 劳动定员及投资估算 6 第二章 编制依据 8 1 法律、法规、章程 8 2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8 3 编制范围及原则 9 4 研究结论 10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1 项目建设的意义 11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第四章 工程设计 13 1 厂前浓密 13 2 分级—压滤 13 3 尾矿 脱水 13 4 滤饼输送 14 5 尾矿库 14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9 1 投资估算 29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3 1 编制依据和环保标准 33 2 建设地区环境保护现状 33 3 环保机构设立 34 4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34 5 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及其控制措施 36 第七章 节能 38 第八章 社会评价 40 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0 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40 3 社会风险分析 40 4 社会评价结论 40 第九章 建议及存在问题 41 附表:主要设备明细表 **矿业有限公司300万吨钼银多金属矿选矿厂尾矿干堆工程。 1.2公司概况 ***矿业有限公司是**。建新集团是一家以矿产资源投资、开发、经营为主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现下辖50余家分子公司,分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两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按照相关产业,划分为铅锌、钨钼铜、天然气化工、钢铁、影视文化等五个产业板块。 公司拥有探矿权面积4.18km2,采矿权面积1.68?km2,截止2010年现已查明钼金属资源储量15万吨,伴生金3.53吨、银24.79吨,矿石量1.13亿吨,平均品位0.133%。由于矿体边界尚未完全控制,外围及深部探矿还在继续进行,预计储量在20万吨以上,矿床为壳源斑岩型钼矿床,在全国同类矿中名列前位。 大苏计钼矿30万吨钼银多金属选矿厂始建于2010年5月,于2012年9月2日空负荷试运行,目前正处于调试整改阶段,预计2013年5月1日正式生产,选厂设计年吃力原矿量3Mt,年工作300天,单一浮选工艺,尾矿产率99.77%,浮选尾矿经厂前浓密后的重量浓度为50%,每年尾矿排放量年尾矿量2.9931Mt(1.9954Mm3)。 利用采场废石一次堆坝,分期实施的碾压堆石坝,分三期实施,初期坝顶标高1460m,坝高53m,二期坝顶标高1480m,终期坝顶标高1500m,总高93m。 6.2.4水文计算及排洪系统 水文计算 尾矿库坝址处地面标高为1407.0m,一期坝顶标高1460.0m,坝高53m,总库容938.96×104m3,等别为Ⅳ等,相应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P=0.5%)))max和汇流时间τ结果分别为: P=0.5%,Qmax=164.45m3/s,τ=0.51h P=0.2%,Qmax=199.69m3/s,τ=0.486h 相应24h洪水总量为: P=0.5%,W24h=84.45×104m3 P=0.2%,W24h=99.43×104m3 排洪系统 排洪系统采用3座框架式排水井接圆拱直墙型隧洞。排洪系统设置在库前左岸的山坡上,根据地形条件拟定出3座排水井的位置和高度,1号井井座标高1425.0m,井高25m,2号井井座标高1449.0m,井高25m,3号井井座标高1473.0m,井高25m,排水隧洞为圆拱直墙型B×H=1.5×1.8m,隧洞直线长度约1063m,出口标高约为1400m。 尾矿库采用排洪系统设置在初期坝前位置,故该尾矿库初期坝为挡水坝。 回水系统 尾矿库回水系统设在排洪隧道出口,回水系统采用排水斜槽-消力池(兼做回水池),斜槽过水断面b×h=1.0×1.5=1.5m2,斜槽纵坡0.167;回水池长8.0m,宽3.0m,深2.0m,采用混凝土结构。 **见图1-1所示 6.2.5区域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库区的地貌形态属高原丘陵地形,起伏不大,海拨高程为1407m-1560m, 图1-1 工程交通位置图 相对高差153m。区内露岩条件中等,沟谷地带多被第四系洪积物覆盖,尾矿库下游沟底洪积层覆盖较厚,水系不发育。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谷纵横较发育,坡面上长有零星的草灌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李天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