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拉分题集训(八十四).doc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拉分题集训(八十四)
1.《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启示是( )
①宏观调控要远近结合、未雨绸缪 ②要维护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③要综合发挥各种调控手段的作用 ④要着眼于维护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武汉市三位“布衣参事”以“对话、汇智、求是”为题,与百名武大学子围绕“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问题面对面展开了交流,这让政府工作更“接地气”。如果让你撰写一篇关于“布衣参事”的小论文,来说明这种制度设计的必要性,最适宜借用的名言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有一段经典对话。李世民问,人主何以为而明,何以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必须会用、善用耳朵,只有优化‘耳功’,才能为民建功。”自古而今,“耳功”不仅关乎人的品格与襟怀,更关乎事业之兴衰成败。材料意在表明( )
①决策权在人民手中 ②政府的科学决策需要集中民智 ③领导与群众之间应该是鱼水关系 ④领导干部应该善于听取民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该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③不要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④摒弃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等。下列说法和上述精神内涵相吻合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④吴越同舟、众心成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选 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 )
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 ②德不称其位,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罗素在一本书中论述“哲学的价值”时说:“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哲学所考虑的对象是重大的,它的价值必须在它的极其不确定性之中去追求,它的用处在于能够指点出人所不疑的各种可能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题中蕴含的哲理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D.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9.“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词说明( )
A.运动和静止都只是人的感觉
B.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和静止都是有条件的
D.世界上不存在静止的事物
10.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司马迁对国家管理经济提出了“善者因之”,“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善者因之”的合理性在于其认识到( )
A.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B.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C.人们不应影响社会的发展
D.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11.朱熹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上述观点说明( )
①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相互促进 ②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深化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