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诗歌详细鉴赏供参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高考诗歌详细鉴赏供参习

2006年高考诗歌详细鉴赏 目录: 2楼江苏卷 鹧 鸪 天 3楼湖南??咏白海棠 4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5四川卷 夜归 6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暮春浐水送别 7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8福建卷 端 居 9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 10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 11辽宁卷 东坡 12重庆卷 新雷 己亥杂诗(其五)?? 13天津卷 凉州词三首(其一) 14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15北京卷 移居(其二) 16全国卷2 南柯子 17全国卷1 题竹石牧牛 18北京卷2 移居(其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5:37:12编辑过] --??作者:kankan --??发布时间:2007-1-14 14:52:44 --?? 鹧 鸪 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魏初作此词时,正在宦游路上。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当差,自然就“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然而,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妻子生日这一天。这种思念在作者心中便酝酿成一首情真意切、明白家常的小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妻子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今年相望“又”天涯。这个“又”字是要重读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含在内了。这叫做“加倍法”。本来,“去岁今辰到家”与“今年相望天涯”对举,哀乐参半,不过是一对一打平;但次句加了这个“又”字,就变成了“去岁今辰到家”和“历年相望天涯”的比较,会少离多,寡不敌众。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极吃重的地方极不吃力地用了一个极寻常的字,可谓举重若轻!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这一联对仗,平易而洗炼,流利而浑成,很见功力。以上句第二字“春”对下句第三字“秋”,是错位对;但错得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两句看似平列,其实却是因果关系: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心事”指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当是想家,想归隐田园,想安享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当然,这毕竟不是深哀巨痛,还用不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般的夸张,因此他只老老实实地说“两鬃秋霜细有华”。但语气虽然平淡,却很耐读,好像低度的醇酒,入口并不浓烈,然而细斟缓酌,饮之既久,也一样醉人。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乘着换头的机会,捎带着换了一副笔墨,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余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然而大煞风景的是残照的逆光中竟现出了点点“归鸦”影!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里也会成为思家情结的催化剂。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在古诗词中早就层出不穷,这里的“满林残照见归鸦”自然算不得新发明,但它是在摹写旅途风光之际很自然地带出来的,又与上文“山接水,水明霞”的恬适相反相成,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故仍有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逗出了最后的这两句——也是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虽然“何时”能“归”还不确定,但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魏初是做官的人,官人多有官人的“归”法,难得魏初是个好官、清官,他盼望的是过普通百姓的生活: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合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小令篇幅有限,不可事无巨细,一一铺陈,高明的作者往往用最简洁的笔触去勾勒最典型的场景、最重要的情节、最关键的人物,并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补充。“儿女团圞夜煮茶”七字,正是这一创作法则的绝佳体现!只写“儿女团圞”,而为人父者、为人母者连同他们为人父母的乐趣,虽不言却己尽言了。 --??作者:kankan --??发布时间:2007-1-14 14:54:18 --?? 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