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TVB与亚视ATV的恩怨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TVB与亚视ATV的恩怨史

无线TVB与亚视ATV的恩怨史 香港的电视剧一向是“香港制造”品牌中最有口皆碑,历久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20多年来香港电视剧和众多明星的不断输出,也令一直藏于幕后的电视台成为华人观众津津乐道的“造星工厂”,除去北京的CCTV以外,无线和亚视算是华人观众中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台品牌,亚视从1956年4月正式启播,一直独领风骚,可自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当时利孝和是第一大股东,也是TVB的首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的主力,还是放在邵氏影业。两台便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霸战。两个处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商业电视台因为收视率和广告商这个“万恶之源”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不停交战,即将迈向40周年大庆的无线虽然已有10年时间稳坐香港第一电视台的宝座,可随着今年初新财团和一大帮前无线高层入主亚洲电视,耗资百万的亚视新台标10月8日正式启动,以及众多新节目和前无线的众艺人的倒戈亮相,一直传闻中的亚视将用“银弹”政策挖走众多无线的一哥一姐,已经风平浪静多时的香港电视圈又再现“江湖”,一场两台之间的恶战再所难免。虽然是平分秋色还是寡不敌众还是维持原状我们暂且不知,但相信随着两台之间的同场角力的展开,最终得益的将是广大电视观众,有介于近年来无线一家独大之后剧集、艺人水准的屡屡下降,这次无线亚视即将掀起的“电视风暴”相信将在竞争当中推进香港电视水准的进步。香港无线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是香港最大的两个私营商业电视台。回顾50多年的香港电视史,无线和亚视的争斗就从未停息过,绝对是一套比两台出品的任何电视剧都更加有看头的武侠巨著。   期间邵逸夫对TVB做出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他的倡导下,于1971年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现在仍然在圈内呼风唤雨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现在已晋升为国际级的大导演杜琪峰等等,都是出自该训练班的得意学生。   到70年代末,邵氏影业受到嘉禾影业的威胁,邵逸夫敏锐的商业眼光发现了电视业的无穷潜力,于是渐渐把主力转到电视,在这期间陆续购入大量无线电视台的股份,成为TVB的第一大股东。1980年无线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脏病逝世,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接任董事局主席,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影响更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创造了一代电视王国的辉煌史。 亚视于1957年5月29日成立,是香港第一间电视台。亚洲电视原名“丽的映声”,早期以收费有线广播形式经营。成立初期向每个用户收取25港元的月费,以当时的水平来说相当昂贵,一般市民难以负担,所以“电视”在当时的香港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1973年起改为无线免费广播,更名为“丽的电视”。   邵逸夫接任TVB后,即逢对手丽的电视(亚视)前身发动两台间的电视战. 第一战:1980—1982 《大地恩情》腰斩《轮流传》   丽的落于无线之后,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才跟无线一样“免费入屋”,其时自然早失先机,无线已经形成惯性收视,当时无线的《欢乐今宵》家喻户晓,是香港电视史上最长寿的电视综艺节目,每个周末香港人都习惯了一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一起欣赏《欢乐今宵》,自电影大亨邵逸夫接任了无线董事局主席之后,便将重点放在了香港自身电视剧的开拓上。   1978年,香港另一家免费电视台佳视倒闭,台前幕后大量人才流向无线和丽的, 郑裕玲到了无线,米雪、文雪儿、魏秋桦等则随监制萧笙到了丽的。由于无线人才充足,故接纳的佳视人不多,于是不少佳视精英流向丽的,无疑为本来人手有限的丽的奠定了人力基础,当冲锋号吹响,才见主角配角勇敢的向前冲。   1979年大获全胜的武侠电视剧《天蚕变》是这次电视战的先遣队,由萧若元(经典电视剧《鳄鱼泪》、《大地恩情》、《大内群英》,经典电影《省港旗兵》、《法内情》、《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皆出自他的手笔)主创的《天蚕变》创造了香港电视史上自创武侠剧的先例,当时其他武侠剧都是改编自小说,而《天蚕变》是先有电视剧,后在观众强烈要求下编剧之一的黄鹰写成了同名小说,更火速被当时著名的邵氏电影公司改编成电影。 打破大团圆传统的《天蚕变》凭着扣人心弦的情节、扎实的动作设计和徐少强、余安安等的精彩演出迅速赢得观众青睐,首播平均有超过百万观众收看,成功打破与无线惯性收视差距,彻底打散无线当时在八点至九点时段的所播放的所有单元剧,令到无线在两周后即腰斩所有单元剧,更从片场拉回正在赶拍电影的当年首席武侠小生郑少秋,伙同赵雅芝、汪明荃、黄杏秀、陈玉莲、欧阳佩珊五花旦拍出了另一部经典武侠剧《楚留香》对阵。   《天蚕变》于香港电视史的另一重要意义是当年丽的看准了无线在晚上八至九点时段是专播

文档评论(0)

cunzhu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