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完整性测试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号完整性测试原理

主要议题 一,信号完整性基本定义; 二,传输线理论; 三,信号反射; 四,信号串扰; 五,跨模(跨导、cross moat); 六,电容特性介绍; 是指一个信号在电路中产生相应的能力; 信号完整性指在需要的时候必须达到应有的电压电平值; 主要包括反射、串扰、振荡、地弹等。 传输线是一个网络,并且它的电流返回到地和电源,具有电阻、电容、电感等特性。 集总参数: 电参数都集中在电路元件上。 元件之间连线的长短对信号本身的特性没有影响,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无畸 变, 信号传输不需要时间。 系统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均是时间且只是时间的函数。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RLGC模型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V/I At low speeds, current follows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 * 信号完整性测试原理 李振华 2007/01/09 信号完整性基本定义 当传输延迟达到信号上升时间的1/6以上时,要使用传 输线理论分析问题;此时导线使用分布参数模型。 传输线理论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传输线特征阻抗 传输线传输延迟 V: propagation velocity C: speed of light in vacuum Er: dielictric constant PD: propogation delay TD: time delay x: lenth of transmission line 信号反射 信号反射 阻抗匹配(1) 前端匹配: Ro+Rt1=Rt 消除第二次反射 阻抗匹配(2) 后端匹配: Rt1=Rt 消除了第一次反射 什么是串扰 什么是串扰 串扰是电能量从一条线耦合到相邻的另一条线上, 从而对另一条线的信号造成影响的情况; 串扰主要是由相邻两条线之间寄生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的。 MAXWELL 方程组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E, V/m Electric flux density, D, C/m2 Magnetic flux density, B, T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H, A/m 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 远端串扰及近端串扰 Inear=I(Lm)+Inear(Cm) Ifar = Ifar(Cm)-I(Lm) Line 1(driver) Line 2(victim) Mutual Capacitance (Cm or C12) I(Lm) Inear(Cm) Ifar(Cm) Driver 如何减小信号串扰 3W规则: 线距=3倍线宽; 地线隔离: 相邻两条线之间加地线; 重要的信号线使用差分走线; At high speeds, return current stays lightly bunched under signal trace 跨模(cross moat) 电流返回路径 参考层电流分布 High current Low current Trace “Ground” Pin on I/O Connector 地的概念 在高频情况下,地通常不是我们认为的绝对零电位的 平面,而主要是表示信号参考,或信号回流路经。 电流回路 电流路径及返回路径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